先來談一件在美國的火災事故,今年初,位於美國賓州的一家公司─SPS Technologies工廠發生大火,廠房幾乎全毀!雖然只是一家廠商的大火,卻牽動著全球航太零組件供應鏈出現失衡的局面,也影響到產業供應鏈的重組!
在賓州的SPS Technologies是生產鈦合金的緊固件,而且是供應波音七八七以及空巴A三五○的民航機中的重要零組件。在今年二月大火之後,導致疫情之後就相當吃緊的航太零件供應鏈又出現問題。
於是航太產業的龍頭,從波音、空巴再到奇異航太、賽峰集團(Safran)必須緊急應對,找尋新的替代供應商,甚至重新調整零件庫存及生產排程。
應該可以這樣說,航太產業的零組件供應鏈,長期以來便一直是相對封閉的供應體系,從工廠的設置,再到生產線的規劃,甚至產品的產出過程、成品的品質及規格,都必須經過波音、空巴等航太大企業進行層層的認證。所以,相關廠商要打進這個生產體系,需要長時間的審核,導致不少業者打了退堂鼓!
疫情後航太產業重組
但二○二○年的疫情,打亂了全球航太零組件供應鏈的秩序!這一次疫情,可說是航太產業百年以來最大的衝擊,不僅波音、空巴都出現大幅裁員,規模及財力更小的零組件供應商,更出現倒閉、裁員的壓力。
到了二○二二年底,疫情逐漸散去,國際航空陸續開放,航太產業也自谷底回升。此時,波音、空巴重新而大量訂單湧進,但相關的供應鏈卻出現問題,使得民航機的生產速度,遠不如疫情之前。
就在供應鏈慢慢有起色之際,賓州的SPS Technologies又出現大火,使得供應鏈又出現變數。
在此次大火之後,也令波音、空巴等航太大廠,必須嚴正面對如何重建或重組更為穩定供應鏈的問題。
首先供應鏈的多元化,是必然的趨勢!這也是不少台灣相關業者,在過去一段時間得以受惠之故,如:jpp-KY(5284)、豐達科
(3004)今年股價大漲,其背後原因與此有一定關係。
更有甚者,就在SPS Technologies大火之後,美國另一家航太零組件供應商─Howmet Aerospace(HWM.US),股價立即大漲而上,甚至還在七月底創下歷史高價一九三.二六美元。
由此可以理解到,航太產業的供應鏈在民航機需求持續上升之下,未來的發展可期,再加上多元化是必然的發展,對台灣相關業者而言是一大機會。
台灣業者逐一打入供應鏈
就如同先前提到的jpp-KY,除了AI機殼的題材之外,在疫情之後更取得來自空巴的訂單,成為打入空巴供應鏈的受惠者,便是在這個大趨勢下所取得的成果。
至於豐達科亦復如此,股價在今年四月初因對等關稅之故,股價一度下殺至七三.六元,但很快地,股價便展開強烈的攻勢,在五月底攻底一六四元的高價之後進入調整!
面對航太產業巨頭─波音、空巴,持續擴大零組件採購的多元化之下,豐達科近年來的業績正蒸蒸日上。到去年,營收衝高至三五.○二億元,創下新高,而稅後純益達到三.七六億元,亦是新高紀錄,EPS來到六.八八元。
到了今年,豐達科的營收繼續增長,八月份營收已公布,來到三.二四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十六.二%,合計一∼八月份營收為二五.七億元,成長十二.五%,按此趨勢來看,今年營收可望再創新高。
只是第二季因新台幣升值之故,有匯兌損失,EPS降至一.一六元,合計上半年為三.一五元。
重點來了,第三季新台幣明顯回貶,匯兌損失逐漸沖回可期,全年獲利也可能會更上層樓,所以從中、長線來看,豐達科股價發展空間仍可以大大期待!只是短期內,該公司將辦理現金增資,難免有賣老股、認新股的壓力,所以,在現增結束之後,豐達科有機會再創新猷!除此之外,一再關注的駐龍(4572),一直是相當穩健的航太零組件供應鏈,一如先前所提,要打進航太供應鏈,從工廠的投資、設置,再到生產線的規劃、產品的產出,都必須經過嚴密的認證。而駐龍就是從工廠的建立,到生產線的安排,都是由波音來主導,所以,產品一直是波音的供應鏈,甚至駐龍的廠房保安,也是屬美國國防要求的安全等級。
所以,只要波音的生產線恢復正常,就駐龍而言,業績的上升必然可期。尤其這幾年,波音事故頻傳,也造成駐龍的壓力。但可以看到,波音經過整頓之後,產線慢慢恢復,再加上這一段期間,川普的對等關稅與各國談判中,許多國家大量下訂單給波音,購買民航機。因而,在中、長期而言,波音只要業績進一步上升,駐龍更可期待。
可成入股駐龍
只是第二季新台幣的大升值,令駐龍蒙受龐大匯損,金額超過六千萬元以上,每股就損失近兩元。使得上半年EPS只剩下一.二一元。
同樣地,已看到新台幣在第三季進入回貶走勢,因而可以推估,第三季之後可能有匯損回沖的利多,EPS有再上升的空間。
甚至可以這樣來說,上半年是駐龍情況最差的階段,而第三、四季有逐步回升的空間,更大膽地推估,到了明年之後,若駐龍的業績可以更上一層樓,也不會令人意外!
還有一點,那就是看好航太產業長期的發展,可成
(2474)自二○二四年起便一路買進駐龍,持股至少超過十六.四八%,成為第二大股東。
觀察駐龍自二○二四年以來,股價大多在一六○∼一七○之間整理,最高曾漲到一九九元。以此來估算,可成的持股成本很可能就在一六○∼一七○元之間,甚至更高!
以股市投資的策略來看,如果持股的成本與大股東相當,或更便宜時,投資的勝算通常會比較高。
再回到近期以來連續強攻的軍工航太股而言,這一路以來,與國際地緣政治、全球國防預算的擴增,有著密切關係!
台美加強軍工合作
更進一步來說,在七月中旬,美國在台協會(AIT)率先公布,美國對台灣合作所謂「太空港計畫」,準備研發所謂的太空飛行器,預計從美國波士頓飛到台北,只要二.五個小時。
要了解,所謂的太空飛行器,從波士頓到台北只需二,五個小時,以目前的技術而言,就是洲際飛彈的技術,才有機會達成!再進一步來看,台美之間所謂的「太空港計畫」,說明的,就是合作發展飛彈。而且這一次是AIT主動公布。
而後,就是七二三的罷免失敗,國會結構並未改變。在此之時,又看到AIT主動會晤在野黨立委,針對國防預算的問題進行溝通。
也在此同時,國防部接連釋出將擴大採購無人機,以及無人艦艇的預算案,而美國也宣布,將與台灣合作生產無人機,這一連串的動作,正是燃起這一輪軍工航太股大漲的火苗。
事實上,軍工與航太是一體兩面!就像波音,既是航太產業,又是軍工產業,技術與生產規範非常雷同。
過去與航太相關的企業,也可能在未來軍工產業之中扮演一定角色。而重要的參考指標,依然是漢翔(2634),尤其到目前為止,法人甚至散戶持有漢翔的比重仍不高,這可以從融資餘額看出端倪!所以,不管是短線,或者是中、長期來看,漢翔的股價表現就是多空方向球。
最後還是可以持續關注強固電腦的融程電
(3416)、茂訊
(3213)以及神基
(3005),因為軍工產業的趨勢發展上,一定會加入AI,因而需要更強的控制介面,而且必須排除非紅供應鏈,那麼台灣的強固電腦族群將大大有機會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