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股創新高,台股將跟進!  注意川普的下一步
  •   
      
作者:黃啟乙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365期      出刊區間:114/08/15~114/08/21


如果從國際股市來看,除了美股持續強勢之外,自二○二四年初,便在四萬點關前整理的日股,在近期進一步突破四萬點,再創新高。相對台股,似乎也有跟進日股的可能。

應該這樣來說,自一九九○年日本經濟泡沫之後,日本的經濟及股市便長期處於低迷,通縮的壓力也一直揮之不去!這麼一調整,三十年就過去了!

二○二○年之後,雖然日本也受到疫情的打擊,但日本股市及經濟逐漸擺脫通縮,再加上日圓的貶值,更創造了經濟回升的動力。

這一輪日股進一步創下新高,除了日本五大商社股價保持強勢,而三菱重工、山崎重工等軍工股也領先創下新高,中長期的多頭未曾改變。

今年以來,更精確來說,四月二日川普公布對等關稅之後,日本軟體銀行(9984.JP)展開大漲行情,股價由四月七日的五七三○日圓一路大漲而上,迄今已攻近一.五萬日圓,漲幅接近兩倍,成為帶動日股創新高的動力。

日本軟體銀行市值為一四七○多億美元,在日股中排名第四大的公司,僅次於豐田汽車、三菱UFJ金融集團,以及Sony等。



軟銀加碼AI股



日本軟銀股價之所以大漲,有幾個原因可以來探討,其中屬於軟銀旗下的「願景基金」,已於上半年以二○億美元左右上市,有了變現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軟銀最重要的核心─安謀(ARM),曾經待價而沽,甚至Nvidia也宣布要收購ARM,但最後因反對力量太強而放棄收購,如今ARM的市值為一五○八億美元左右,甚至比軟銀市值還要高。

隨著AI的迅速發展,日本軟銀正積極建立AI的投資組合,包括Nvidia、甲骨文及台積電(2330)等。

事實上,Nvidia對日本軟銀而言,可說是又愛又恨!因為在很早之前,日本軟銀就曾投資Nvidia。惟在二○一九年日本軟銀曾出售四.九%Nvidia股權。如今回首一看,二○一九年之後,Nvidia股價出現大飆升,迄今市值來到四兆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業。換言之,日本軟體二○一九年出售Nvidia,整整少賺了兩千億美元之多!也許這是孫正義心中最大的痛點。

雖然如此,在今年第一季日本軟銀勇敢買進Nvidia,由去年底持有十億美元,增加至三○億美元;並且也買進台積電及甲骨文。

據了解,日本軟體銀行買進上述這些個股,準備進行廣泛合作,展開全球AI的布局,也計畫與台積電討論,計畫在亞利桑那州打造一個價值一兆美元的AI製造中心。

這意味著今年軟銀的股價可以大漲,創下歷史新高,是加入AI的因素!也代表著日本在這一輪AI的浪潮之中並未缺席,甚至積極加入。



軟銀股價創新高



回顧一九八○年代,是日本經濟最繁榮之時,日本的汽車、家電幾乎橫掃全球,而後半導體的發展也超越了美國,日圓因而大升值,帶動房地產及股市的大漲,但也埋下了三○年泡沫經濟的伏筆。

所以在九○年代之後,全球電腦、手機等科技產業迅速發展,日本一直沒有迅速跟上,但此番從日本軟銀到Sony的表現,再加上台積電赴熊本設廠,令日本在AI發展上擁有一席之地!

對照台股重返二萬四千點之上後,企圖再創新高的動力也大增,再創歷史紀錄應是指日可待。

再從國際的角度來看,自四月二日以來的川普對等關稅,基本上已近尾聲,在經濟上圍堵中國也有一定的效果!下一個階段,川普的重心可能重新回到地緣政治上。第一個上場的就是八月十五日的川普與普丁的會面。也許會談不一定會有結果,但卻表示川普正著手用各種手段來結束俄烏戰爭。



航太軍工股仍可期待



接下來,在地緣政治的布局上,對軍工及航太產業的發展,也可能會加快速度。

再回到台股來看,近期以來,可以看到相關的個股逐漸表態而上。其中,長榮航太(2645)過去一個月以來,從一○○元左右一度拉升至一七四.五元,漲幅超過七成以上;亞航(2630)同時間股價也由三五元左右,拉升至六二.三元,漲幅接近八成,其次如:宏碩系統(6895)股價則由四月初的九一元,已拉升至二四七.五元;其他與飛彈生產較為有關的全訊(5222)以及千附精密(6829),也逐漸回到中多型態!

至於人氣指標的雷虎(8033),股價亦由六○多元攻抵一一元,創下不小漲幅。

進入下一個階段,漢翔(2634)可否進一步突破,將代表航太軍工股可不可以再向上走高的指標。雖然第二季該公司因匯損而出現虧損,但股價已出現利空出盡走勢,若可以展現更大的推升力,對整體類股將具有更大影響力。

除此之外,也許可以思考一下,今年以來所謂的人形機器人成為市場熱門題材,但真正大量使用,會是幾年之後?

但無人機的發展,正進入全球需求爆增時期,或許可以這樣來推論,未來五年甚至十年,到底是人形機器人的市場規模比較大?還是無人機?

對台灣而言,也許無人機的發展正企圖迎頭趕上之中,還需要更大的努力!但對無人機所需的地面控制系統,也就是工業電腦之中的「強固電腦」,則是台灣的強項。故而,便不斷強調融程電(3416)、茂訊(3213)以及神基(3005)在中長期的發展。



無人機不能缺少強固電腦



其中,融程電在除息之後,股價已慢慢回升至一六○元以上,雖然上半年因匯損之故,EPS明顯縮小至三.○四元,但下半年之後利空將退,尤其在無人機的國際市場,甚至台灣市場進一步成長之下,股價依然可期。

至於茂訊,因七月份營收下降,來到二.一四億元,導致股價拉回,但要理解,工業電腦產業有時候會跟著專案的交貨與否,在營收上出現較大的波動,應該用一季或半年度的營收來比較,才不會失真。

但很快地茂訊股價在拉回之後,又逐漸回升,尤其上半年EPS仍達到三.四二元,也高於融程電,所以就股價而言,茂訊的比價空間也可期待!

回到上半年的EPS數字,可以重新觀察有三檔個股可以來作比較!分別是:儒鴻(1476)、聚陽(1477),以及宏全(9939)

儒鴻與聚陽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成衣股,也是股價最高的傳產股;至於宏全則是生產飲料瓶蓋及飲料代工的個股,分屬不同的行業,但重點是,這三家公司近年來大力拓展東南亞市場,也是在東南亞經營有成的企業。

不同的是,儒鴻及聚陽係以東南亞為生產基地,為國際品牌代工,再銷售至歐美市場,所以,川普的對等關稅有一定的影響。

至於宏全,則是攻進東南亞的飲料內需市場,甚至幫國際飲料品牌如:可口可樂及東南亞的飲料品牌企業,生產瓶蓋或飲料代工,市場取向,與儒鴻、聚陽不一樣,所以對等關稅對宏全影響不大!

但第二季新台幣的升值,則對上述三家公司都造成同樣的影響,使得第二季獲利都受到波及。以儒鴻為例,第二季稅後純益衰退六五.三%,EPS降為二.一九元;聚陽第二季稅後純益也衰退二八.三%,降為六.一六億元,EPS為二.五元。



宏全底部近了!



反觀宏全,第二季稅後純益也衰退二○.九%,EPS為二.三二元;換言之,宏全第二季衰退較少,致EPS還超過儒鴻的二.一九元,比聚陽的二.五元沒有相差太多!

重點來了,儒鴻、聚陽以及宏全,這三家公司的股本相當,儒鴻的股本為二七.四四億元;聚陽的股本為二四.六七億元;而宏全股本為二九.五八億元,在第二季面對國際大變局之中,宏全的抗壓力已經出現了,雖然上半年合計宏全的EPS為四.六五元,但進入第三季之後,可以看到宏全七月份營收已開始創下歷史新高,來到二八.二六億元;至於儒鴻、聚陽七月份營收仍呈現衰退,意味著宏全正準備擺脫第二季匯損利空,開始回升。

不要忘了,宏全自去年下半年開始,進行台灣、中國以及東南亞的大擴產,預計下半年之後將陸續擴產,也意味著業績要重新進入不一樣的成長軌道,若一切順利,據宏全對外所言,今年的獲利仍將再創新高!

若以第二季的成績來比較,儒鴻的股價仍在三八○∼四○○元之間;而聚陽股價在二六○元以上;相對宏全股價在一四○元上下,從股價的評比來看,也許宏全股價正進入中期大支撐區中,未來比價上漲的可能性將愈來愈濃厚!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