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報亮眼股出列 新藥股餘波盪漾 
  •   
      
作者:徐玉君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364期      出刊區間:114/08/08~114/08/14


時序迎來七月營收、第二季財報及半年報的公告密集期,正是公司對營運展望印證的重要時刻,從已公告財報公司搶先搭上獲利業績成長列車,並靜待下半年關稅議題落實後,及營運展望仍然樂觀股,作為操作口袋名單。此外,亞洲生技展落幕後,創新題材仍然將會是生技產業的主調。



美時區域差別經營模式穩妥



先從關稅議題看起,此前曾將國內出口藥品總額,與整體出口總額相較,扣除生技醫療相關的二類醫材隱形眼鏡(生醫業出口最大宗)出口額,占比還不到一%;再加上國內生技公司在新藥研發鎖定的方向幾乎都以罕見疾病、或者505(b)(2)為主,因此,對於關稅的議題,恐怕要以大型製藥業或醫材等出口美國占比較高的業者較具影響性,須逐一公司解讀,整體而言,幾乎可以略過不談。

國內大型製藥業非美時(1795)莫屬,營收僅次於第一名的CDMO業者保瑞(6472),由於公司主力產品是輸美的戒癮症用藥及血癌藥,因此要說關稅影響,美時首當其衝,只不過美時有最大股東艾威群的洞見觀瞻遠見,除了戒癮症用藥因競爭對手的相繼進入市場外,血癌藥仍然是營收及獲利貢獻最大宗,為因應關稅,美時於今年四月即已先將血癌藥提前透過美國倉儲庫存備貨至二○二六年,再加上東南亞市場的積極拓展,包括去年中收購的TEVA泰國子公司、今年併購越南的五張藥證,均將成為美時填補美國關稅市場的重要關鍵。

不過,美時對於美國仍將會以困難、利基學名藥的開發,作為持續拓展美國市場的發展基礎;對於其他市場則專注於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藥品,包括透過收購擴充產品線,或自行研發具競爭力的藥品。下半年美時自主研發治療慢性骨髓白血病藥品bosutinib已獲准在台上市、另一個治療肺纖維化的重磅藥物也將在明年第一季上市。對於過去五年營收、獲利都站在持續成長創新高曲線的美時,自然有營運再成長的壓力,不過公司上半年營收九四.七七億元,年成長六%再創同期新高。至於第二季獲利預料有機會維持首季數字,再加上血癌藥高峰有機會落在七月入帳,觀察公告數字後,再進行後續操作。



藥華藥的兩項關鍵藥證



營收位居製藥業第三的藥華藥(6446),也是以美國市場貢獻營收為最大宗,不過基於醫療倫理對於罕見疾病用藥的法規寬限也大,再加上治療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V)用藥因競爭對手藥物緊缺,使得藥華藥銷售仍然穩穩成長創新高,公告七月營收達十三.○二億元,月增八.七六%、年增四八%;累計前七月營收八一.六二億元,年成長六八.六五%。展望後續,藥華藥今年又陸續向加拿大衛生部提出PV藥證申請,有機會再拿下包括墨西哥等地藥證,進一步拓展美洲市場。此外,新適應症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ET)之藥證申請也推展順利,其中,中國NMPA已於七月十六日正式受理ET藥證申請、而美國則於七月十八日向FDA提出會議申請,並已獲通知將於九月召開會議,對台灣、日本也將於今年底前完成ET藥證申請送件程序,法人預料ET將成為藥華藥繼PV之後,另一個接棒推升營運再創高峰的新適應症。

至於七月營收表現,已公告名單中,包括明基醫(4116)、德英(4911)、藥華藥均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紀錄,其中明基醫卻是今年首度進榜;由於明基醫是佳世達集團旗下於中國手術燈、手術台的領導品牌,透過併購醫療器材業者將產品線擴大至精密輸液套、管類、袋類等耗材,七月營收四.六二億元,累計前七月營收達三○.二五億元,年成長十五.六%。鑒於智慧醫療趨勢的發展,今年三月與鈦隼生技攜手搶進中國手術機器人市場,推出腦部手術導航機器人NaoTrac,該產品已通過歐盟CE認證及台灣TFDA核准,擁有先進的AI整合機器視覺和機器手臂技術,並已成功在亞洲、拉丁美洲及歐洲的醫學中心使用,能否成功複製手術台領導地位應用在中國醫療市場,拭目以待。



新藥股樂觀期待、保守操作



亞洲生技展結束後股價仍然餘波盪漾,特別是創新的新藥研發股,國內CAR-T領導廠商沛爾生醫-創(6949)今年以來股價漲幅高達二四四.五五%,六日以二八一.五元連續第四根漲停價作收;原因在於旗下治療B細胞淋巴癌PL001二期臨床收案順利,將於年底完成最後一例收案,預計最快明(二六)年第四季申請國內臨時藥證;此外,公司以「新世代多鏈CAR-T技術平台」朝實體腫瘤方向前進,將計畫於年底啟動卵巢癌人體臨床試驗;而新開發的新型短鏈胜也將進行類風溼性關節炎人體臨床試驗,此外對減肥還具有高度潛力。基於上述臨床試驗進度與新適應症的樂觀期待,以及子公司台灣細胞製造於竹北生醫園區興建占地一千坪的PIC/S GMP認證的CAR-T細胞工廠將於今年完工,利用其多鏈CAR-T創新技術、慢病毒(LV)的製造專利以及未來PIC/S GMP認證等CAR-T的一條龍治療模式,市場給予高度關注與不斐的價值。

不過關注重點不應放在未來一條龍的CAR-T治療服務,而在第一個臨床試驗成功與否,臨時藥證的取得不代表藥證的永久性,期間還須視真實世界的實際應用的治療數據,這段路還很長,股價一次性走完上述一條龍的CAR-T治療情境,下手仍須謹慎。

其他如昱展新藥(6785)、順藥(6535)、生華科(6492)、國邑*(6875)、合一(4743)…等,均有進度亮點可關注。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