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會大選一結束,美國就宣布日本的關稅由原先的二五%,降至十五%。之前就提到,日本因為大選之故,在針對開放汽車及稻米進口上不易退讓,但選後一定會有所改變!以目前來看,符合日前的推論。
應該這樣來說,川普的關稅政策,有所謂的變與不變之處!哪些是「不變」?與中國的對抗是不會改變。尤其這一輪關稅中,凡涉及為中國洗產地,關稅就不會太低!可由越南的關稅看得非常清楚。
至於「變」,又是什麼?這一段時間,清楚地看到,每一次川普的政策推出時,一開始都是無差別待遇,不論親疏遠近,甚至是盟國,同樣地對待。但最後一定會變,包括關稅談判延九○天,日本關稅由二五%降至十五%。也許在下一個階段,對歐盟、加拿大、南韓或者是台灣,在關稅上可能都會比現況來得低!因為這些國家是美國的盟友,甚至是產業供應鏈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美國的利益而言,如何去處理,心中自有盤算。
台美合作太空港
對於台灣而言,無論在地緣政治及產業供應鏈,或者是AI的發展上,美國必須有台灣產業的支持!
比較特別的是,美國在台協會(AIT)在「七二六」之前,公開宣布台美之間正在洽談「太空港合作」。
所謂的「太空港」,是什麼概念?根據AIT指出,未來台灣將與美國透過「亞航道」飛行,將台北與休士頓之間的飛航時間縮短至二.五個小時,現在台美之間正為此事在洽談中。
美國休士頓方面也表示,太空港計畫是一種最新的運輸模式,初步的計畫可分為垂直發射,類似火箭;另一種水平發射,先飛到一定的高度,再進入「亞航道」之後以太空、飛彈的技術進行飛行。
這是全新的運輸模式,需要不斷地測試,要完成目標恐怕不是短時間一蹴可幾。
但重點是,為什麼「太空港計畫」會找上台灣?這又具備哪些政治以及經濟的意涵?
一定要理解,這個計畫不是表面那麼簡單,以目前來看,有什麼飛行器可以由休士頓到台北只需兩個半小時?應該只有「洲際飛彈」!
所以,要實現太空港計畫,幾乎可以等於說,以洲際飛彈的技術用於運輸上!而且是與台灣合作。果真如此,台灣便會學習到更多的飛彈科技,對台灣而言,可能更為重要!
為什麼是台灣?
在此作一個結論:「太空港計畫」到底是先造飛行器?還是飛彈?
再換一個角度來看,為什麼美國會找上台灣?也許這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可以試著去推論,美國在全球的軍工生產基地中,最先進的第五代戰機─F35,事實上,就在日本的三菱重工生產。
另外,韓國近年來也逐漸打造成為軍工外銷大國,尤其在戰車及造船上,有一定的競爭力,也成為美國的助力!
至於台灣,半導體擁有全球競爭力,在軍事上要完成精準打擊,就必須依靠台灣,更明確說,就是台積電
(2330),而且台灣更擁有完整的半導體上中下游體系,以及工具機製造能力。所以,將飛彈的生產擺在台灣,也有一定的可能性。
這幾年,從俄烏戰爭再到以哈衝突,以及伊朗的問題,可以發現,飛彈的需求、無人機的運用成為戰爭的焦點。
尤其是飛彈的生產上,迄目前為止,仍處於半手工的階段,所以生產的速度比較慢!這幾年也因為上述的軍事衝突,消耗了不少飛彈,甚至有專家評論提到,目前全球的飛彈庫存正處於低水位,如何增產飛彈,已成為各國的當務之急!
再從國際政治來看,如果美國毫不遮掩地宣布,將與台灣合作生產飛彈,可以想像,在國際上會造成多大的風波?尤其是中國。
七二六之後台股必漲什麼
但轉個方向,是美國與台灣合力打造「太空港」,問題就不大了!另外,還有一個相當特別的地方,那就是「七二六」之前由AIT宣布,而且是台、美正在「洽談」中。也就是說,在尚未達成合作協議前,AIT就主動宣布,也頗不尋常,這裡有太多「不尋常」!
再回到台股來看,如果「七二六」的結果,足以改變目前立院的結構,那麼二十八日台股開盤,哪一類股會上漲反應?軍工航太股,可能就是焦點。而且行政院已經準備提出九千億元的國防特別預算,正等待適當時機送到立院審議!所以未來一周的台股有相當可看性!
再回到「太空港計畫」,若真如先前所推測,飛彈的生產才是真正目的之一,台股之中哪些個股可以因此受惠?
其中,在飛彈的產業之中最明顯受惠的個股,主要是:全訊(5222)、千附精密(6829)、宏碩系統(6895)等。
以全訊為例,長期以來最大的客戶是中科院,提供台灣各種飛彈生產中所需的晶片,近年也因為中科院飛彈增產,促使營收不斷增長,去年營收達到十三.○二億元,創下新高,而稅後純益為三.九六億元,EPS為四.八四元。
惟今年上半年因為預算縮減,致營收表現欠佳,累計營收為四.七八億元,減少二五%,第一季EPS為○.九八元。如果下半年之後,因為國內政情的改變,再加上國際上對飛彈的需求再起,似乎有機會自谷底回升,對照全訊的股價自四月初的低點九○元一路盤升而上,技術指標逐漸轉為多頭,一旦再正式攻過年線,大概在一二六元左右,也許是股價進入中多趨勢的開始。
飛彈相關產業可以關注
千附精密七月九日除息五元,目前股價尚停留在低檔。事實上,千附精密正是美國生產愛國者飛彈的供應鏈,愛國者飛彈的供應在國際上出現短缺時,對千附精密而言,具有一定助漲效果。尤其從今年上半年營收來看,已達到八.一八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十四%,而第一季稅後純益為八二八六.五萬元,比去年同期成長二八.三%,EPS來到一.四元,也許第二季有一定的匯損,但進入下半年之後,一旦國內政治環境趨於友善,股價反攻力也可以期待。
另外,宏碩系統生產的微波管,即被稱為「飛彈的眼睛」,一直以來在軍工飛彈領域之中有一定的成績,只是在業績的反應上還有些許差距。簡單說,就是本益比略高了!
惟從今年第二季之後來看,宏碩系統的業績似乎有加速的味道,單就第二季營收來看,即達到一.八五億元,不僅創下單季新高紀錄,亦較去年同期成長一一二.三%。其中,六月營收更創下歷史新高,達到七二○三.五萬元,成長一六七.五%來看,意味著業績又進入新的成長期,亦可注意。
除了飛彈之外,全球的戰爭型態也進入不對稱的模式,包括無人機在內的無人載具也是重點!甚至台灣國軍也公告,將進一步強化無人機的運用規模,明、後兩年將採購四八七五○架無人機,此舉也令相關企業有所反應,其中具指標性的雷虎
(8033)也攻上漲停。當然雷虎六月營收創下一.八八億元的新高,對股價有一定助益。
除了無人機之外,無人艇也可能成為重點,以目前來看,較具代表性的個股或可參考:龍德造船(6753)。先前,龍德造船的股價一路回檔至九○元上下,但短線上已回到百元以上,代表著低點已現!進入下半年之後,手中的五艘沱江船訂單將進入另一波交船期,將有助業績、股價的翻揚。
另外,持續觀察的長榮航太(2645)以及駐龍(4572),亦具有航太、軍工的身分。
其中,長榮航太在七月九日除息四.五元之後,迄短線為止,已順利完成填息,在除息前,長榮航太的股價呈現壓低的走勢,所以填息的機率大大上升。
因此,將於七月二十八日除息四.七四元,以及除權○.二六元的駐龍,在除權息前,股價亦出現壓低的走勢。但在波音產量逐漸回升、股價持續上漲之下,預期駐龍下半年的業績有重新回到上升趨勢的可能。所以,在除權息之後,反而有利填息、填權,依然可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