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的公布日─七月九日,又成為市場上關注的焦點!當四月初川普突然宣布對等關稅,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大震盪!國際股市也全面性崩跌。如今過了快三個月了,可以看到不少股市已再創新高,有些股市則還在調整,至於台股在下一個階段又會如何?
也許可以這樣來推論,若按照國家利益、產業邏輯,以及配合程度,美國的關稅談判,台灣若與其他國家來比較,可能會立於較有利的位置點。如果七月九日關稅公布之後,反而會令台股走它應走的路!
簡單來說,也許台股有機會再次進入中期多頭行情!為什麼會這樣來推論?原因就在台積電
(2330)。
不可否認,台積電除了是台灣的護國神山之外,更是最大權值股,所以台積電是台股多空指標。最值得關注的重點是,台積電多空的趨勢,有一種特別的觀察指標,經常十分精準掌握了台積電漲跌的關鍵!那就是九月KD指標。
九月KD值是中期指標
經過長期的觀察,所謂的九月KD指標,代表著中期漲跌方向,尤其對大型股而言,九月KD指標的準確性又特別的高。如果套用在台積電股價的波動上,近年來十分準確!
若以二○二○年以來,台積電的九月KD指標來作為範例,就在當年六月,台積電的股價大約在三○○元上下來回,但就在那個月份,九月K值正準備突破D值,進入七月份之後,果然正式超越,形成多頭交叉,自此之後,台積電股價到二○二一年元月份的六八八元左右,而後九月KD指數開始轉空,甚至出現交叉向下時,股價便不再創新高,甚至調整到二○二二年十一月,股價已由六八八元拉回到三七○元,回檔的幅度不算小,而且時間也接近兩年。
但關鍵的九月KD值就在二○二二年十一月,當台積電跌到三七○元不再破底之後,開始出現交叉向上的多頭格局。而後一路上升,雖然也曾遇到震盪拉鋸,但中期的漲升卻未改變。
到了今年元月,台積電創下新高一一六○元之後,九月KD指標再度出現空頭壓力,甚至在二月份交叉向下,果然又是回檔的開始!甚至在川普對等關稅的利空時,台積電股價還一度跌到七八○元。
經過這一輪快速回檔調整之後,台積電中期的多頭訊號再次出現,九月KD值就在六、七月份之間處於在五○上方,向上出現多頭交叉。如果以此型態來推估,也許台積電就等著再創新高了!一旦台積電可以再走高,那麼台股大盤指數再突破而上,即指日可待!
可口可樂的世紀之謎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台積電之所以能夠成為現在的台積電,就是難以被複製、取代。這麼多年以來,不論是南韓三星或者是中國的華為、中芯,都以台積電為仿效的目標,但到最後還是遠遠不及台積電,這就是台積電的獨特性難以被複製。
一家偉大的企業,也大多具備不易被仿效以及被取代,而且可以歷經時代考驗,以目前來看,有兩家企業,具有這種特性─可口可樂及麥當勞!
簡單來說,可口可樂只是一種碳酸飲料,居然可以創造出三千六百多億美元的市值,而且屹立不搖,這是怎麼做到的?而且可口可樂又有什麼獨性之處?
可口可樂行銷兩百多國,在這些國家只要是餐廳,基本上都點得到可口可樂。雖然這對顧客而言,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但除了可口可樂之外,還有哪一個商品做得到?
商品的出售都需要通路,可口可樂在全球兩百多個國家的餐廳,甚至便利商店、雜貨店、超市、量販店,還有自動販賣機等,也都成為可口可樂的通路,在全世界大概只有可口可樂辦得到。
可口可樂正式成為飲料進行銷售,始於一八九二年,至今超過一三○年,但長年以來,品牌的價值一直名列全球的前茅,而且可以維持一百年以上,相信也是絕無僅有!
可口可樂還有一個世紀之謎,那就是留存百年以上的配方,仍被嚴密地保護著。
通路優勢無人可敵
可以試想一下,有一個商品賣了一百多年,而且依然被市場所歡迎,但市場仍好奇,這個商品是怎麼做成的,配方是什麼?仍是個世紀之謎,這只有可口可樂才有這種條件。
當然這一百多年不斷有廠商企圖仿效或複製可口可樂,但至今沒有人成功過,也沒有人可以取代,即便是百事可樂曾努力追趕,但還差上一大截!單由市值來看,可口可樂超過三千六百億美元以上,而百事可樂則一千八百億美元,大概只有一半。
這種情況就像台積電一樣,這些年雖然不斷有挑戰者加入,企圖複製、挑戰,至今沒有一個成功。因為其他的競爭者只想複製,而台積電則不斷創新,這是根本原因之所在。
至於可口可樂,就是可樂的代名詞,如果只是想複製,當然不會成功只有跟隨。
可口可樂有一個完美的訂價策略,會根據不同國家、地方,進行價格上的差異來銷售。也就是說,先進國家與落後國家可樂的價格會不一樣。
再舉一個簡單例子,香港目前在便利商店的罐裝可口可樂一罐零售價大約是八港元;但一線之隔的深圳,同樣的可口可樂零售價卻只賣不到四港元,這就是訂價的差異性。
但從這一點也看到了問題,香港送中條例過關之後,香港已不再是昔日的香港,反而愈來愈像中國的一個城市,但香港可口可樂的價格卻是深圳的一倍,這暗示著未來香港的情況可能不好了!
至於麥當勞,基本上在全球主要一百多個國家有據點。所謂的大麥克指數,甚至被視為各國物價指標,曾經去過一些經濟較落後的國家,當地人聽到麥當勞要來,都經常被視為進步開放的象徵!而且全球大多數的麥當勞也都受到歡迎,尤其是兒童!這也是麥當勞特有的競爭力。所以麥當勞的市值也有兩千億美元左右。
不論是可口可樂或麥當勞,其實都是「美國文化」的代表,品牌的價值歷久不衰!
可口可樂的台灣夥伴
回頭來看,台灣最能與可口可樂連結的企業,就是宏全
(9939),曾經問過宏全的經營者,在東協布局那麼多國家,哪一個國家的利潤率最好?令人意外,答案居然是緬甸。原因很簡單,緬甸是一個風險相當高的市場,敢去的企業不多,但可口可樂卻希望宏全去緬甸生產,所以可口可樂給的飲料代工費用,當然不會太低!
也就是說,宏全與可口可樂是長期合作夥伴,從中國、台灣到東協國家,除了為可口可樂代工可樂等碳酸飲料之外,其他包括:茶飲料、果汁甚至咖啡飲品等,經常是由宏全來代工。
要理解,台灣一直是歐美企業尤其電子科技,甚至AI相關產品最重要代工國家,晶圓代工更是獨霸全球;另外,如:運動鞋、成衣等,台灣代工的比例也是世界第一,但較不為人知的,台灣在飲料代工上也逐漸打出市場,最具代表性的公司就是宏全,過去從一家瓶蓋的製造廠商逐漸成為飲料代工,也可以從OEM到ODM,幫品牌客戶設計飲品,在東南亞如:印尼、泰國、印尼等國,打出不一樣的市場,飲料代工的比重不斷拉升中,已由占營收的三○%正向四○%以上接近。這正是宏全長線上的爆發力。
茂訊進入中期底部
雖然宏全上半年因大幅擴廠,支出了一些費用,再加上新台幣快速升值,上半年的獲利可能低於目標。但依據該公司的說法,下半年將趕上進度,而且擴產效應可望下半年起陸續發酵。因此,今年上半年可以視為宏全業績爆發期的「蹲馬步」階段,下半年之後也許將進入新的起飛期。故而,在除息之後,似乎又進入中期介入點。
談到新台幣第二季的快速升值,對第二季出口企業的獲利一定會有不小影響,而產生一定的匯兌損失!但匯兌損失或收益都是一時,重點是企業的競爭力!以這個角度來看,茂訊
(3213)歷經回檔與除息之後,慢慢地低檔支撐轉強中,進入逢低介入的階段。
原因很簡單,茂訊是強固電腦代表之一,在全球軍工產業需求拉高、科技化不斷上升,對強國電腦的需求正與日俱增中,這由近年來獲利明顯上升可以看出端倪!去年EPS為八.四四元,而今年第一季又來到二.八三元,成長六.二%,雖然第二季可能會因匯損而影響,但下半年之後成長趨勢不變,此時股價又回到低檔區,反而又是一次機會。
至於曾經談論過多次的龍巖
(5530),在股價衝高至九○元折回之後,已整理超過三個月,在六○元上方築底,最近看到一則相關產業的故事,才了解這個行業其實很值錢,至於詳細的內容分析,在下一期《先探週刊》再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