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國防預算最高,軍工產業最有資源,領先其他國家。俄烏戰爭爆發後,南韓軍工業成長快速,大量爭取到歐洲與亞太客戶,成為南韓出口大宗。
美國防務新聞(DefenseNews)在去年十月底發布的全球前一百大軍工企業中,有四八家企業總部在美國,中國有六家企業上榜,德國與土耳其各有五家上榜,法國有四家上榜,以色列與南韓各有兩家上榜。這樣的趨勢也符合各國國防支出的金額。美國是全球國防預算最多的國家,去年有八八六○億美元,美國軍工產業在排行榜上最多是很自然。中國是全球國防預算第二大支出國,去年國防支出一.六六五五兆人民幣(約二二九八億美元),今年再年增七.二%,達到一.七八四六兆人民幣(約二四六三.六五億美元),中國的國防預算排名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俄羅斯、印度和沙烏地阿拉伯分居全球三∼五大國防支出大國。
自從俄羅斯在二二年二月下旬入侵烏克蘭後,喚起歐洲各國的自我防衛心理,二月底川普、范斯與澤倫斯基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演的一齣戲,美國要把烏克蘭的安全交給歐洲,並將部分軍力從歐洲抽調出來轉到印太地區。為的就是擔心中國對外擴張的心態越來越大,只能調派更多的軍力部署印太地區。瑞典智庫斯德葛爾摩和平研究所(SIPRI)地緣政治分析師威爾希表示,冷戰後的和平紅利可能一去不復返,西方國家的軍事預算可能需要回到冷戰時期占GDP高達四%,才能因應二一世紀安全的挑戰。若美國和七大工業國盟友的軍事費用都達到上述標準,將當於在未來十年額外超出的軍事支出將超過十兆美元之多。
各國軍費支出大增
亞太地區受到中國軍事費用連年增加,光是中國軍費支出就占整個亞洲和大洋洲的一半,迫使日本等周邊鄰國的軍事費用跟著上揚。二四年日本軍費支出五六七億美元(約八.九兆日圓)、台灣一八三.九四億美元(約六八六○億台幣),年增率分別有十一.八%、十.八%,印度的國防支出也達到七四三億美元。去年南韓的國防預算為五九.六兆韓元(約四○七億美元)、年增率四.五%,因應北韓與中國的軍事威脅。南韓股市過去兩年表現不佳,唯獨軍工股表現最強勢,今年南韓股市多頭恢復生機,軍工股持續引領創新高,都應該與這兩年南韓國防預算支出增加有關。
俄烏戰爭爆發後,波蘭把軍事裝備庫存都拿去給烏克蘭,並對外採購軍事設備。在一個國防武器展覽中與南韓軍工企業牽上線,最後下訂單。從二○二○年以後,南韓的軍事武器出口大幅成長。像波蘭這類客戶屬於急需型,必須一口氣下大訂單。俄烏戰爭爆發後至今,波蘭和羅馬尼亞已經分別向韓華航天航空採購三六四門自走砲和二九○個導彈防禦系統。波蘭在二二年八月底也向南韓採購K2坦克,總合約金額達五七.六億美元,並由韓華與現代精密機械共同向波蘭出貨。去年十月中旬,韓華航天航空與波蘭武器製造商WB集團簽約,將在波蘭生產CGR-080導彈,這些導彈是配合波蘭從南韓購買的K239 Chunmoo火箭炮系統使用,成為波蘭國防體系的重要補充。
韓華集團全球地位躍升
韓華也致力拓展印太地區市場,為當地國家提供自走砲、裝甲車和坦克等美國供應較少的武器。隨著南韓本身軍事費用逐漸年增加,韓華也供應本國軍工市場,該集團能在幾年內中就能在全球軍工市場爆發出來,也是因為南韓政府的強力支持。韓華航天航空的地面武器積壓訂單已達三○.三兆韓元(約二二四.九億美元),顯示該公司的業績將持續成長。根據附表顯示,韓華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第十九大軍工企業,二三年來自國防的營收已達六四.一九億美元,營收占比達十六%。隨著歐洲與印太各國未來十年將逐年增加國防預算的趨勢來看,這兩地的客戶還可能向韓華訂購更多的地面武器裝備,有利該公司營運穩定成長。
洛克希德馬丁是全球最大的軍工企業,二三年來自國防的營收達六四六.五四億美元,營收占比高達九六%。目前最有名的產品就是F-35閃電II、F-22猛禽、F-117夜鶯、F-16戰隼,AN/AAQ-33狙擊手標定莢艙也出自洛克希德馬丁,該莢艙配備在各式戰鬥機上,用來遠距離精準打擊敵人。軍用運輸機方面,目前美軍現役最多的C-130運輸機以及C-141遠程噴射運輸機、C-5銀河重型運輸機都是該公司的產品。雷達方面,美軍和盟軍現役的神盾戰鬥系統就是出自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不僅如此,該公司也生產軍用偵察機,A-12/SR-71黑鳥偵察機/SR-72、RQ-170偵察機等。還有各式火箭與飛彈,這幾年在戰場上被證明攻無不克的AGM-114地獄火飛彈、AGM-158 JASSM、AGM-158C遠程反艦飛彈以及RUM-139阿洛斯克反潛飛彈、三叉戟飛彈等都是洛克希德馬丁的主力產品。上述產品都是現役美軍使用的武器設備,已外銷給盟國,隨著G7國家因應地緣政治壓力上升,這些強大的武器設備都會是各國增相採購的新式武器,持續建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強大的武器供應商地位。
洛克希德馬丁龍頭地位難撼動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軍事武器大國,在全球百大軍工企業中,中國就有六家。其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是中國最大軍工企業,以國防營收來說也排名全球第二,凸顯其在軍工產業地位的重要性。該公司主要生產各式軍用飛機,包括戰鬥機、攻擊機、戰鬥轟炸機、運輸機、空中預警機、反潛機、教練機、直升機和無人機等。市場熟知的各式殲系列戰機就是該公司的主力產品,從殲-5到殲-20、殲-35、殲-36都是。中國船舶集團排名全球第八大軍工企業,生產中國各式驅逐艦、攻擊型核潛艇、潛艇,中國第一艘國產002航空母艦的建造,就是出自於該集團旗下大連造船廠建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