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針對加拿大、中國和所有的鋼、鋁材加徵關稅,引發雙邊貿易的緊張。原本也要對墨西哥加徵關稅,在該國女總統薛恩鮑姆與川普溝通後,暫緩加稅指施。
以關稅人自居的川普,第二次入主白宮後,對外打關稅戰比前一次任期還要兇悍,並重創美股表現。從川普的角度來看,美國每年對外的貿易逆差一年比一年多,去年貿易逆差高達一.二兆美元,這代表每年有這麼多資金給外國人賺走了。檢視美國的對外稅率,美國的進口關稅的確低於美國商品出口到外國,尤其是對那些享有優惠關稅的國家,相對關稅稅率差異還不小,並認為這些國家都在占美國人的便宜,這就是川普第二次上台後想要改變的現象。
川普八年前的第一個任期,在一八年五月向中國發動貿易戰,並率先向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當年的貿易戰一度造成美股在第四季下跌,當年以股價位階較高的科技股跌幅較大。川普當年還要求所有的外商企業工廠要離開中國,很多台商回台灣設廠,人力密集的企業則轉到越南和東南亞國家發展。當年在川普政府的鼓勵下,很多企業也轉向印度發展。越南和印度因為當年川普政府的政策而吸引大量外資設廠,帶動他們的工業和科技的蓬勃發展。去年越南已經是美國第三大貿易逆差國,印度則是第十大。由於越南和印度對美國貿易都享有最惠國待遇,預料會是下一個川普要求對等關稅的目標。
中國被加徵二○%關稅
中國這次又成為川普關稅戰祭旗的目標,與墨西哥和加拿大不同的是,中國在川普宣布加徵關稅後,沒有與川普政府溝通,還對美國進口到中國的農產品和能源產品加徵十∼十五%關稅。這樣的舉動,又讓川普政府對中國進口商品再加徵關稅。其實,在川普前一任期時,中國在宣布打貿易戰後,曾經與美國談判,也曾經允諾當時的川普政府要向美國購買多少產品。中國當時對美國很多的承諾,最後並沒有實現。川普在去年大選期間,對中國的威嚇語言也是最多的,因為他認為後來的連任沒選上,部分原因就歸咎於中國沒有兌現對美國的承諾。所以這次第二任上台後,川普對中國的態度也是最兇悍的。即使美國政府過去八年已經降低對中國進口商品的依賴,但數據也顯示,去年中國還是美國最大貿易逆差國,且達到二九五四.○二億美元,比排名第二墨西哥的貿易逆差還高出七二%。由此顯示,美國要戒掉中國的商品還真的不容易。
美國的零售業和汽車零組件,是依賴中國最大的部分。過去三十年以來,美國與中國雙邊貿易往來密切,把中國建構成世界工廠。美國零售業的貨架上,很多日常生活用品、家電、服飾都是在中國代工,然後輸往美國和世界各地銷售。過去幾年,美國零售業的確逐漸降低對中國商品的依賴,並把很多供應鏈設在墨西哥,但還是無法避免中國的廉價商品。蘋果iPhone也是在中國組裝好再賣回到美國,每年都幫中國賺到大量外匯。
美國難戒中國商品
美國的汽車零組件市場很多是中國的商品。每年從中國直接出口到美國市場的汽車零組件大約在一七五億美元,但根據墨西哥汽車零組件聯盟主席Francisco Gonzalez的說法,每年中國進口到墨西哥的汽車零組件中,只有三%是進到墨西哥市場,其他的零組件商品都是在墨西哥洗產地後進到美國市場,預估美國汽車市場每年對中國汽車零組件商品的需求量可能達到三百∼四百億美元之多。這次川普向中國加徵關稅,對美國的零售業和汽車業造成很大的衝擊,並影響到股價表現。此外,川普已針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鋼和鋁材加徵二五%關稅,影響到汽車、飛機製造和工業機械等產業。
一八年川普第一任期時也曾經對進口鋼材加徵二五%關稅,對鋁材加徵十%關稅,雖然一度讓美國的鋼鐵和鋁製造商產能增加,就業人數也增加,但榮景沒有維持很久。關稅可以鼓勵美國鋼鐵和鋁製造商增加產能和重新啟動停產的工廠。這需要業者增加電力來驅動冶煉爐,這反而讓美國業者增加產能的障礙。當鋼、鋁成本增加,美國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可能從人事成本下手,結果卻減少製造業的就業機會,並使得以金屬為主的商品生產成本節節升高,並沒有帶給川普想要的結果。
加拿大報復川普關稅
川普對外加徵關稅,但他可能沒有想到會引來相對的關稅報復,尤其是美國與加拿大之間的關係變得非常緊張。最近已經下台的加拿大前總理杜魯道,在川普向加拿大祭出加徵關稅後,就宣布對美國的酒類、蔬菜、服飾、鞋類和香水等消費品,以及家電、家具和運動器材等產品三百億加幣商品加徵二五%關稅,之後又把關稅範圍擴大到一二五○億加幣,以及安大略省省長福特宣布停止銷售美國酒類產品。福特還曾經宣布要把輸美電力加徵二五%的附加關稅,以報復川普對加拿大的加徵關稅。後來川普威脅要對加拿大的鋼鋁稅擴大到五○%,在福特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通話後,撤回對輸美電力增加二五%關稅。目前安大略省供應美國的紐約州、密西根州和明尼蘇達州電力;根據加拿大能源管理局統計,二二年加拿大賣給美國的電力收入高達五八億美元,以魁北克省和安大略省最多。
墨西哥與美國的貿易往來密切,去年貿易逆差高達一七一八.○九億美元、年增率達十二.七%,是美國的第二大貿易逆差國,凸顯兩國間貿易往來密切。墨西哥與加拿大是最早拿到檯面上威脅要加關稅的對象,但與加拿大前總理杜魯道不同的是,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在三月六日與川普通電話後,川普決定暫緩對墨西哥加徵二五%關稅。薛恩鮑姆成功化解美國與墨西哥間的關稅戰,雖然危機還沒有解除,但她在近期民調中的民意支持度高達八五%,這是墨西哥總統三十年以來最高的支持率。有高民意支持度,可以幫助薛恩鮑姆進一步鞏固國內支持,以對抗未來川普意圖主導的美墨關係。由於川普沒有對墨西哥加徵關稅,墨西哥也沒有針對川普的行動進行報復。
歐盟對美國報復不手軟
歐盟對美國的報復行動也不手軟,並已宣布對價值二八○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稅率高達五○%,商品範圍包括威士忌、摩托車、大豆、橙汁、花生醬、鋼鐵和鋁製品等,這些關稅將從四月一日起實施。歐盟此舉一度惹惱川普,川普威脅要對歐盟進口的酒類產品課徵二○○%關稅,川普的威脅一度重創當天的美股表現。面對川普的威脅,歐盟也沒有在怕的,似乎也準備好下一波對美國關稅戰的內容,未來有可能把美國輸往歐洲的汽車、工業產品端上檯面。其實,川普還沒對歐盟祭出關稅戰,有可能是下一波關稅戰的目標。由此看來,川普的關稅戰還沒完沒了。對金融市場而言,不確定性因素一直存在,因為不知道每天醒來,川普又會出什麼招數,而被加徵關稅的國家也可能實施對等關稅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