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績說話 低基期股翻揚 
  •   
      
作者:徐玉君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343期      出刊區間:114/03/14~114/03/20


川普關稅政策一齣接一齣,導致全球股市動盪,經濟局勢渾沌未明,生醫產業雖然受到景氣影響幅度相對較小,然,川普在藥品關稅政策上也將有所作為下,生技族群也進入停看聽階段。不過,今年前二月營收公告,相較於去年同期成長股及營運展望樂觀,甚至久違的高股息殖利率股,都將成為短線盤面明燈。



高殖利率低基期股可關注



過去生技醫療產業很難與股息殖利率搭上邊,無非是股價超越基本面題材的漲幅,壓縮了微薄的現金股息殖利率;根據統計,去(二四)年生技醫療產業累計有高達二十三家公司營收改寫新高紀錄,從已公告年報獲利數字公司中,有三十四家公司稅後淨利成長幅度逾十%以上,成長幅度最高的智擎(4126),在銷售里程碑金貢獻下,成長率最高達五三七.五五%;轉虧為盈公司中以藥華藥(6446)轉盈程度最為驚人,從前一個年度的虧損六.二億元轉為獲利二九.六六億元,EPS達八.九六元。

今年累計前二月營收成長幅度逾二○%公司達二十五家,顯然今年整體生醫產業發展仍然蓬勃,但是股價表現卻是兩樣情,因此創造了久違的高現金股息殖利率題材(見表)。去年營運受到地緣政治影響頗重的中國大陸市場,造成以中國市場營運占比較高公司業績受到影響,包括麗豐KY(4137)、大江(8436)、亨泰光(6747)等,其中,麗豐去年全年合併營收四○.六七億元,稅後淨利四.七三億元,年衰退五四.一%,並創下近六年來新低,EPS五.八一元;由於帳上現金充裕,董事會決議通過將盈餘及資本公積發十元現金股利,股息殖利率高達八%以上最高。展望今年,麗豐將積極推動「數位轉型+實體門市」雙渠道佈局,能否扭轉營運業績,拭目以待。

另一家國內第一大硬式隱形眼鏡製造廠亨泰光(6747),雖然受惠夜戴型OK鏡、隱形眼鏡護理藥水與框架眼鏡三合一套裝組合熱銷,創造去年營收七.六七億元歷年新高,不過稅後淨利一.四七億元同樣創下近四年新低,EPS五.五一元;同樣,董事會亦決議將盈餘及保留盈餘之處分轉投資利益配發九.一九元現金股利,殖利率也高達六.二九%。展望今年營運,由於近視防控產品屬於中、高風險性之第二、三等級醫療器材,安全性及有效性須嚴格控管,並由各國國家食品藥物管理機關進行審批,取得註冊證後,方可於當地核可之醫療相關通路進行銷售,產業進入門檻較高,加上近視防控產品重視視力管理進度、矯正及視覺效果,客戶對品牌的忠誠度與產品的信任度亦較高,對營運穩健發展有相當助益。



綠茵、大江今年均有成長利基



大江去年業績也創近七年來新低紀錄,稅後淨利八.五一億元,EPS七.六元,不過也大方配息十元;今年則有機會以近年積極布局的GLP-1相關減肥保健食品翻身,公司預計來自相關產品的客戶可望超過二○家,營收初估貢獻十億元,能否同步帶動營收、獲利雙雙回復年增率則待觀察。

回到業績亮眼族群,國內自研自製保健食品原料龍頭綠茵(6846),受惠自研自製產品比重提高,去年全年營收再創八.七三億元新高,稅後淨利一.四六億元則逼近歷年最高,EPS五.四三元,將配發三.六元現金股利,殖利率逾四%。前二月營收一.五億元,年增五%,其中二月營收創歷史新高紀錄。由於綠茵以自研原料搭配代理經銷國際品牌保健食品原料,從原料供給、配方與劑型設計,提供高品質控管代工與專業輔銷團隊的保健食品一站式設計代工服務,順利在保健品領域打響知名度,累計已擁有八項自研原料,且各項產品已陸續於各國取得新食品許可,銷售區域已遍及全亞洲及大中華地區,業績將站在持續成長曲線上。

其他提供保健品原料供應商包括漢田生技(1294)、杏輝(1734)、生展(8279)等,股價均在相對低檔區,可關注。



奈米醫材成長潛力大



今年二月營收成長不稀奇,因為去年同期有農曆長假,因此成長幅度不達二成以上,便是衰退;二月營收創新高公司(見表)可追蹤,其中高階醫材人工水晶體供應商奈米醫材(6612),隨著置換人工水晶體病患數持續升高,旗下各項相關醫材器械也陸續取證,讓奈米醫材單月營收突破億元大關,來到一.○五億元新高,累計前二月營收達一.九五億元,年成長一一○.三%;展望今年,繼去年八月預裝式單焦人工水晶體取得中國醫療器械註冊證後,年初單片式單焦人工水晶體再取證,上下游人工水晶體整合效益,將有助於今年營運大成長,值得拭目以待。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