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中、越難逃關稅風暴?  川普揮大刀…「黑名單」即將曝光
  •   
      
作者:魏聖峰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340期      出刊區間:114/02/21~114/02/26

美國對中國加徵十%關稅,但要想降低與中國貿易逆差不容易,汽車業首先面臨漲價壓力。越南、台灣和印度都是美國前十大貿易逆差國,有可能遭到加稅。


以關稅人自居的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馬上宣布對主要貿易夥伴加關稅,原本打算對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加關稅,經過談判後僅中國被加徵十%關稅,而中國也對美國天然氣和煤炭課徵十五%,對農業機械、大排氣量汽車和皮卡加徵十%關稅反制。接下來,越南、台灣和印度可能是川普下一個要加關稅的貿易夥伴。

為什麼川普總統要針對這些貿易夥伴加徵關稅?說穿了,就是這些國家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過大,美國人認為這些國家從美國賺太多錢,所以他們與美國之間面臨不公平的貿易競爭,所以要加關稅保護美國人的利益。其實,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也是全球最大的市場,美國是很多國家的最大出口國,向來是非出口導向的經濟體,美國國民生產毛額(GDP)中,出口占比不高,內需消費則占約七成,這也是美國長期維持高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從美國前二十大貿易逆差國來看,中國排榜首。即使美國要求供應鏈離開中國,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依然高得嚇人。去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高達二九五四.○二億美元,比二三年還成長五.八%,顯然拜登政府對中國實施的高科技禁運、供應鏈脫中的行政命令,還是沒辦法讓美、中之間的貿易逆差下降,反而增加了。



美中關係惡化始於川普



川普在第一任期時,於一八年五月開始向中國發動貿易戰,就是因為當時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逆差太大所致。即便從那時候開始到後來的拜登政府,美、中的關係急遽惡化至今。即便美國廠商因應美中貿易戰,陸續將部分廠房移出中國,轉往越南、印度和其他東南亞國家,而生產PC、伺服器的台商,也將部分工廠從中國移回台灣。部分電子產品和PC過去幾年從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比重已降低,但比重還是很高。以蘋果iPhone為例,已在印度設立一座iPhone生產線,但要供應中國以外市場的iPhone,印度工廠目前仍沒辦法應付,絕大部分的iPhone生產線仍在中國。不過,蘋果的麥金塔電腦組裝廠,大部分已從中國移到越南,降低對中國工廠的供應。

根據外電報導,智慧型手機、PC/NB、鋰電池、玩具、服裝和電玩遊戲機的出口,占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的二七%。其中,從中國出口的智慧型手機約七六%、越南出口約十三%、其他地區約十一%。這幾年中國對美國鋰電池的出口比重增加,據美國政府統計,二三年美國從中國直接進口一三一億美元的鋰電池,占當年美國鋰電池進口總額的七成,二四年這項比重持續增加。因應川普的關稅政策所造成的不確定性,美國零售商在去年十一、十二月從外國進口商品量年增十二.八%,其中來自中國的進口量增加十三.三%。

川普已經對中國加徵十%關稅,汽車零組件首當其衝。據中國海關資料,去年中國出口汽車零組件總額達到九三四.三三億美元,其中至少有三成是銷往美國。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資料,美國這幾年當中每年從中國進口超過一七五億美元的運輸工具商品,包括每年九○∼一○○億美元的汽車零件以及汽車內部裝飾零件;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福特汽車的Lincoln Nautilus和通用車的Buick Envision。資料顯示,這兩款車的內部零件中,有九五%來自中國製汽車零件。因此,福特汽車與通用汽車的營運首當其衝,售出普關稅戰影響,美國汽車漲價上漲恐將轉嫁至消費者。



美國汽車漲價壓力大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金額屬於表面上從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汽車零件數據;而根據墨西哥全國汽車零件協會總裁Francisco Gonzalez資料,中國汽車零件進口到墨西哥後,僅有不到三%供應墨西哥市場,其餘零組件商品多經過「洗產地」流程後再出口到美國市場。因此推測,中國汽車零組件實際出口到美國市場的金額,每年可能超過三∼四百億美元。

越南是美國第三大貿易逆差國,有可能是川普口中要求檢討對等關稅的重點國家。根據外電報導,越南出口到美國有三類出口金額達一百億美元以上,分別是機械設備、電腦及電子產品和紡織產品。一八年美中關係惡化後,很多廠商大量從中國移到越南,就連中國廠商也到越南設廠,以規避貿易戰問題。當年,從越南出口到歐盟和美國享有幾乎免關稅優惠,吸引外商到越南設廠。在美國的進口產品比重中,從越南出口到美國的NB產品約十七%、玩具約八%、電玩遊戲機約六%、鋰電池約一%,還有智慧型手機約十三%。越南盾(VDN)最近幾年不斷貶值創歷史新低,使得越南出口到美國商品具有強大的競爭力,美國已經在調查越南盾是否受到貨幣操縱。假如川普以這個理由,加上這兩年越南都是美國第三大貿易逆差國,越南被加徵對等關稅的機率很高。



越南、台灣都可能遭加稅



根據美國政府資料,去年美國對台灣的貿易逆差達到七三九.二七億美元,比二三年大幅成長五四.六%,對美國的貿易逆差排名從二三年的第九位提升到第六位,且比美國對日本、南韓的貿易逆差還大。去年台灣對美國的資通訊產品大增是主因,受到AI需求強勁,台灣又是伺服器組裝大國,全球有九成的伺服器都是從台灣組裝出口。

這幾年基於國安問題,美國早在一八年以後就不敢從中國出口伺服器,且要求台灣業者都要從台灣出口。去年AI爆炸式成長,與AI相關的伺服器供不應求,導致美國對台灣的貿易逆差大增,這也讓台灣出口獲得可觀利益,成為川普政府眼中的一塊肥肉。要如何改善與美國的貿易逆差,可能要增加購買從美國出口的天然氣、飛機和軍事武器等,以降低雙方的貿易逆差。美國對印度去年的貿易易逆差也超過四五六億美元,比前一年增加五.四%,也可能是繼越南、台灣後,下一個被加稅的國家。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