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積電開始面對政治問題  度過考驗,會更強大
  •   
      
作者:黃啟乙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340期      出刊區間:114/02/21~114/02/26


川普的關稅戰進入了新的階段,再加上貿易的談判也正式啟動,甚至川普還提到關稅將與Fed的降息,必須配套來進行,這一連串的變數,正意味著二○二五年的變動會超乎預期。

也許可以這樣來說,所謂的關稅,被川普視為與各國談判的武器。如我們所關心的台積電(2330),川普一開始說,台積電搶走了美國半導體的工作,不排除將課徵一○○%的關稅。

但川普真的要對台積電動刀嗎?這應該只是與台積電談判的手段。主要還是希望台積電可以在美國擴大先進製程的產能;另一方面,是不是也可以幫一下英特爾,或相關的美國半導體公司的生產技術。



台積電成功是集各國之力



這些對台積電而言,都不是問題。當年台積電創立之初,英特爾也曾幫過台積電,回報個人情,也是相當自然的事。

要理解,台積電的成功,是靠著國際上不同國家的各種配套加持而來,這包括了:美國、日本、德國、荷蘭等國。所以,最完美的情況是,台積電不僅是台灣的護國神山,也成為世界的台積電,美國把台積電當成自己人,那麼台積電就會繼續偉大下去。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對於這個世界而言,台積電也可以稱之為「橫空出世」,在二○二○年之前,疫情尚未爆發,這個世界的大多數國家,對半導體一知半解,更弄不清台積電是什麼樣的公司?但疫情之後,汽車產業欠缺晶片的壓力浮上檯面,再加上NB、PC也因為疫情之故銷量大增,半導體晶片成為重要的零組件。

那時候,這個世界才知道,全球有六○%的晶片產自台灣,九○%以上的先進製程晶片,係由來自台灣的台積電所生產,台積電頓時成為台灣的護國神山。

一時之間,台灣的知名度、重要性大增,相關的產業也大旺,致使台股在二○二○年終於突破三○年來的高點─一二六八二點,再次創造了台灣的奇蹟。

此時,台積電成為全球焦點,TSMC這四個英文字響遍全球,全球科技產業的發展上,台積電位居最重要的關鍵之一。

也幾乎在同一個階段,美國的英特爾不僅被台積電大幅超越,不論是先進製程逐漸落後,股市的市值與台積電愈拉愈大。甚至台積電市值也向一兆美元的大關挑戰。

由此可知,二○二○年後,台積電的橫空出世,傑出的表現對照英特爾而言,簡直可以用天差地別來形容。



台積電成英特爾的救兵?



但問題還是來了,英特爾的不振,對美國而言是一大挑戰,自NB、PC時代之後,英特爾幾乎橫掃天下無敵手,甚至台積電在成立的初期,還曾多次向英特爾請益。如今,英特爾卻慘敗給台積電,對台灣人而言,當然是台灣的驕傲,但對美國人而言,則可能是心中的痛!

尤其進入AI時代之後,台積電的角色愈來愈重要,也拉動了台灣AI產品大量出口至美國,於是對美國貿易順差大增。甚至到二○二四年,對美順差上衝至六四八.八億美元,創下歷史紀錄,相對二○一八年之前,對美順差也才一百多億美元。

所以,台積電開始要面對不同問題,那就是川普。再換個角度來看,即便今天不是川普要對台積電下手,相信台積電在未來,也可能會面臨除了商業之外的政治問題,包括:反托拉斯、寡占市場的問題,因為台積電「被眼紅」了,賺太多錢了。此番面對川普的關稅考驗,應該可以視為「轉大人」的關鍵,這是早晚必須面對的問題。

也代表著,如果台積電要進一步壯大,不能像過去一樣只專注生產技術的開發!因為公司的市值已經夠大,也有資源去處理及面對所謂的「政治」問題。

川普的關鍵問題,就是台積電轉大人的開始,只要處理得好,台積電必定成為更偉大的巨人。其中,如何面對英特爾,尤其美國也透露出台積電要作出貢獻時,適度釋出資源,可能是必要的!相信台積電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只要在這個過程中,台積電的股價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壓抑,也許股價的衝擊暫時不大,對台積電而言,這是必要的心理建設。



政治問題逃不掉!



除此之外,未來還有兩個議題要開始思考,如何去面對、處理。其一,美國的貿易赤字已進一步上升,川普一定會開始對貿易對手同時進行檢討;其二,就是俄烏戰爭一旦結束後國際政治、經濟的重組。

首先從第一項議題來看,從關稅到期待Fed的降息,再到平衡貿易逆差,是一套組合拳,看似無關,卻又息息相關。

對川普來說,關稅是對各國的談判手段,但對國內而言,適度的降息是希望持續刺激消費;而平衡貿易逆差,則是要求貿易對手國進一步購買美國製造的商品。

先前川普就不斷提到,要進一步開挖美國的石油及天然氣。也就是說,這是一石二鳥,除了可以對外進一步銷售,甚至可以增加供給,令石油、天然氣價格再走低而下,降低美國的通膨壓力。

可以預料,美國的貿易對手國原本對石油及天然氣,就有一定需求,故而會轉向美國購買的金額及數量必會大增。



平衡貿易將成焦點



但以台灣二四年對美貿易逆差高達六四八.八億美元,只是擴大購買農產品、石油、天然氣,可能杯水車薪,但可以擴大購買美國的軍工產品或波音民航機,就可以大大平衡貿易問題。

因而,賴清德總統在日前召開因應美國關稅問題的國安會議之後,便宣布台灣的國防預算將拉升至GDP的三%,主要目的是向川普公開喊話,代表台灣希望進一步購買美國的軍火,甚至波音的飛機,已提前為平衡台美貿易作平衡。

在此之前曾特別提過,川普的「美國再偉大」,波音是指標性公司,是美國製造業最重要代表。歷經整頓之後,波音的生產線似乎也慢慢回到正軌!元月份波音生產了四○架飛機,是疫情之後產量最高的月份,一旦波音的生產速度加快,台灣相關個股的業績及股價就可以自谷底回升,這包括:駐龍(4572)、漢翔(2634)、長榮航太(2645)等。

另外,近期以來一再提到的豐達科(3004)也持續追蹤中。回到駐龍來看,一直以來,該公司的獲利相當穩定,除了疫情最嚴重的二○二○年以及二○二一年獲利相對較低之外,至少每年的EPS都在五元以上,即便是波音最倒楣的二○二四年,駐龍前三季EPS都還有五.五五元。



波音是美國偉大的指標



一旦波音的生產逐漸回到疫情前的水準,那麼股價經過長期整理的駐龍,也許獲利有進一步跳升的可能。

很快地也可能會看到俄烏戰爭的停戰,二○二二年二月底俄烏戰爭開始爆發,迄今已打了三年,打到烏克蘭、俄羅斯已經筋疲力盡,俄羅斯經濟的衰敗已可想而知。

如果以經濟的角度來看,戰後才是考驗的開始!因為戰爭打了三年,俄羅斯早已動用一切資源,再加上海外資產早已被凍結。戰後的重建以及經濟的恢復,需要龐大的現金,現在俄羅斯恐怕只有找美國來幫忙,尤其近年來中國的經濟已大不如前,能幫的有限。

可想而知,一旦俄烏戰爭結束,主導戰後重建,一定是以美國為主,這也是美國進一步確認「以俄制中」的政策。

面對此一情勢,美國不論是對內、對外,都有不同的思維,未來一段時間,甚至幾個月,都會有不同的情勢會出現轉變!如果以重建的題材來看,鋼鐵股已在短線發酵了!但還有一家公司─台泥(1101)似可注意,近年來台泥積極轉型,去年營收已出現回升的趨勢,全年營收達一五四九.○九億,較前一年度成長四二.六%,而前三季EPS回升至○.九三元,若再加上第四季獲利,有機會明顯超越二○二三年全年EPS一.○六元。

而且台泥在先前已收購了土耳其水泥廠,一旦俄烏戰後重建進一步發酵,台泥在業績也自谷底回升的趨勢下,不排除股價將進一步表態。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