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裝航運搭上俄烏重建題材  原物料股價跌深反彈 報價將獲季節因素推升
  •   
      
作者:黃俊超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340期      出刊區間:114/02/21~114/02/26

美國總統川普積極終止俄烏戰爭,各國將爭搶重建商機,題材擴散至散裝航運,獲利與配息相對穩定個股可留意。


傳統產業類股的股價出現反彈,主要架構在市場預期俄烏停戰之後的重建商機之上,預期將帶動鋼材、鐵、煤、水泥、俄羅斯穀物出口,俄羅斯遭制裁的木材、媒、穀物、肥料等,也恢復出口,帶給原物料族群在跌深過後的想像空間,尤其原物料多透過散裝船運輸,此外中國農曆年後製造業復工,推升運輸需求,以及部分個股還具備高殖利率題材,看起來題材頗為豐厚,然而在報價未見明顯回升之前,建議可先以跌深反彈看待。



BDI仍處相對低檔區



回到最基本的報價來看,波羅的海綜合指數(BDI)去年跌幅達四九%,且在今年一月中旬跌破一○○○,雖然近日微幅彈升,不過畢竟農曆年後報價反彈是季節性因素,拉長時間來看,仍處在相當低水位的位階,海峽型指數(BCI)是本波修正的重災區,近六○日跌幅達到七成以上,而巴拿馬型指數(BPI)在一○○○載浮載沉,已屬相對較佳,輕便型指數(BHSI)長期處在相對低檔。

散裝航運船舶船型取決於載重量,主要用於運輸大宗商品,其中鐵礦砂石與煤占比就高達約六成,海峽型船舶因負載重量大,無法通行運河,需透過繞行好望角或荷恩角,運輸鐵礦砂石比重約七成,巴拿馬型顧名思義是可以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最大船型,以煤炭五成、農產品約二五%為大宗,輕便型等則多種貨物皆可,機動性強可停靠水深較淺、條件較差的港口,然競爭也相對激烈。

大宗商品供給高於需求是常態,散裝航運供需也是同樣狀況,然一旦出現需求高於供給,則包含調配船期、塞港等因素,造成現貨報價更大幅度的變化,相較於貨櫃航運,散裝航運的運力供給端的變化相對較低,而近年貨櫃船大舉造船,壓縮了散裝船新造船訂單,加上同樣也將受制於環保法規,老舊船舶勢必面臨降速、改裝甚至淘汰,船公司負擔更大成本,根據Clarksons去年的報告統計,新船訂單占現有船比率僅九.四%為歷史低檔,新船從下訂到交船時間平均需要等待三.五八年,將成為報價的地板。



散裝航運供需相對平衡



新船增加速度減緩,而在需求端,成長幅度若著眼於長期來看,基本上約是與全球長期GDP平均成長力道差距不遠,且當前紅海危機仍未完全解除,基本上供需之間的差距更為接近,雖然目前尚未看到報價從低檔翻揚,然而若俄烏一旦停戰、展開重建,則需求可能在短期間之內就迅速增加,將會使得市場供需再次失去平衡,也是逢低布局等待的契機。

由於原物料波動幅度相對較大,尤其近年因疫情、中國經濟等因素而更為劇烈,部分散裝船公司選擇透過長約綁定模式,以獲取穩定獲利,而且雖然是長約,卻也有部分可採取與指數連結型合約,因此不一定會與報價脫鉤太遠,簡單來說,長約在報價大跌時對船公司相對有利、上漲時對客戶有利,但是過程和緩且效果遞延,船公司營運與現金流將可維持相對穩健。

慧洋KY(2637)於去年底法說會上表示,旗下一三五艘船中有八七艘簽署指數連結的長約,建造中船舶十三艘全為節能船,毛利率高於平均毛利率,公司自結去年全年每股稅前盈餘八.一二元,雖然一月營收因農曆新年呈現月年雙減,不過預期營運有望隨著傳統旺季而轉強,公司積極處分老舊與非節能型船舶,一月已處分一艘,預估可認列三○萬美元。

亞東集團旗下裕民(2606),為台灣海峽型船舶運力最大的航商,近年積極汰舊換新,目標二九年達到船隊一○○艘、運力一○○○萬噸的規模。裕民攜手日商川崎汽船合資成立公司並取得半數股權,跨足LNG(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市場,已斥資二.七億美元購置首艘LNG運輸新船,並取得亞洲客戶十年長約,台灣為全球第六大LNG進口國,八成進口量用於發電,未來將持續擴建船隊並爭取訂單。



貨櫃航運長約看漲



而在貨櫃航運方面,根據Alphaliner統計資料顯示,二四年新船交付約三一○萬TEU(二○呎櫃)、造船訂單逾四四○萬TEU,皆為歷史新高,累計至今年一月二日,全球貨櫃航運營運船舶六三七一艘、總運力逾三一四三萬TEU、亦為巔峰,另也預估今年新船交付逾二○○萬TEU,供給成長六%、需求成長二.五%,二六年新船交付一五○萬TEU、二七年二六○萬TEU。

在疫情期間,需求遠高於供給,航商獲利盆滿缽滿、滿手現金,過往原本需要大量租船營運,已紛紛改以自有船舶取代長租船,將有利健全財務體質,另外也可因應法規需求,不過也必須留意,二四年年前十一個月,拆解船舶僅約五六艘、運力九.三七萬TEU,已是降至低點,主因為罷工、紅海危機、關稅政策等因素,支撐著高運價。

雖然紅海危機有望逐漸解除,加上川普的關稅政策、對巴拿馬運河的重磅意見等因素,都將影響供給與需求兩端量的變化,為今年運價後續帶來相當大的不確定因素,不過歐洲線的長約多已完成簽訂,業界傳聞優於去年,後也傳出五月換約的北美線,將較去年大幅上漲超過六成,近日包含馬士基、赫伯羅特等大航商,紛紛上調三月運價。雖然今年變數相當多,不過高股利政策,預期將為貨櫃三雄股價帶來一定的支撐力道。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