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已經告一段落,一再提到,不論是誰主政,美國對外的政策方向大多是大同小異,即便是戰術不一定相同,但政策走向不會差太多。
回憶四年前,美國總統大選,台灣大多數的民意是支持川普。因為美國自川普之後,正式進入抗中的國策。所以台灣的民意希望川普當選,可以延續抗中政策。
最後,拜登當選,一開始也擔心拜登過去比較親中,擔心拜登會一反抗中、走回再次和中的方向。擔心是多餘的,因為拜登對中國更為強硬,甚至聯合其他民主陣營聯手對抗中國,更凝聚天下圍中的氛圍!
回到最簡單的問題,哪一種對外政策對美國最有利?
很明顯地,現在對美國威脅最大的國家,就是中國,尤其這些年,中國與俄羅斯、北韓、伊朗等國不斷串聯,在俄烏戰場上更清楚看到,上述的邪惡軸心國,形成更緊密的結合。
所以,美國的抗中國策會繼續下去,而台灣的重要性也不斷會浮現,不論是戰略上的第一島鏈或是科技上半導體的重要性,這一切的一切,皆令美國必須把台灣拉得更近,不僅美國如此,歐洲或其他需要科技發展、AI運用的國家,會更重視台灣。
抗中是美國的國策
故而,我們必須要充分了解到,台灣在全球的份量愈來愈重,面對不同人的主政,只需要調整與美國或其他國家往來的手法,最後還是要看台灣本身的實力會不會獲得認同。
很清楚地,台灣現在最重要的競爭力,即在於擁有最強的半導體製造能力,全球有六成左右的半導體產自台灣,而九成以上先進製程是來自台積電
(2330)。
再進一步來看,Nvidia的市值超越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業,而Nvidia之所以能夠創造如此的規模,最重要是有台積電的支持,而且進入AI世代之後,Nvidia的角色更重要,此時台積電也可望水漲船高,尤其南韓三星、美國英特爾持續落後於台積電,可以想像未來的台積電,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甚至可以這樣來說,「得台積電者,得天下」,更擴大來看,更是「得台灣者,得天下」。
下一個階段,增強台灣的國防力量,也將是趨勢上的必然。更何況川普多次提到,台灣不能只靠美國的保護,甚至要繳「保護費」。在川普第一個任期時,是近年來出售武器給台灣最多的總統。才有漢翔(2634)改造F-16V的業務,令漢翔可以成為美國軍工業的供應鏈之一。
台灣的價值不變
由此來推論,台灣在國防預算的支出上可能會進一步增加,對台灣相關個股而言,也許會重新再起。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重點,未來的軍工產業最重要的關鍵,即是「運算力」,AI的運用,將進一步發揮在軍工武器上。此時,又可以看到台灣的重要性,再加上台灣有完整的製造業體系,也許在未來,台灣也可能成為美國軍工產業的代工國。
在美國大選投票日之際,三菱重工(7011.JP)居然大漲而上,似乎又要準備創下歷史高價。這也意味著未來川普政府主政的方向。
事實上,經過了這幾年,台灣的軍工及航太產業其實都有長足的進步,不少公司也都創下歷年來的新高紀錄,但市場的焦點一直在AI產業,再加上波音一再出事,以軍工及航太產業堪稱為一體兩面之時,令題材性大減。
全球旅遊產業依然火熱
歷經一段時間的波音罷工事件,已逐漸告一段落,產能將逐漸恢復,而且在疫情之後,全球的商務、旅遊需求不斷創新高,因而對航太產業而言,至少有十年好光景。
若以股市來看,國際上許多旅遊網站的股價正不斷大漲而上,如:Booking Holdings(BKNG.US)、Trip.com(TCOM.US),甚至攜程網(09961.HK)等,股價幾乎皆創下歷史新高,反應全球的旅遊產業正火紅之中。
連帶著美國航空公司,尤其是國際航線最多的聯合航空(UAL.US),近期以來股價也大幅拉升。這種情況也出現在台灣。已宣布申請上市的台灣虎航-創(6757),去年稅後純益為十八.二七億元,EPS四.二七元;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為十五.三四億元,與去年全年的獲利已相差不遠!而EPS為三.四二元;若再加上第三季稅後純益,虎航一∼三季EPS達到五.五二元,已是歷史紀錄,全年更有機會指向八元。
除此之外,華航
(2610)以及長榮航
(2618),今年的獲利也將創紀錄。所以,疫情之後,基本上航空公司的獲利大多快速回升,甚至創下新高,也意味著對民航機的需求正不斷升高之中。
其中,駐龍(4572)公布第三季獲利,雖然受到波音罷工影響,但稅後純益仍可達到六千萬元左右,雖比去年同期衰退十九.九%,EPS還有一.五四元;合計一∼三季EPS為五.五五元,對比去年EPS六.二一元來看,不排除今年EPS有機會超過六.二一元,甚至再創疫情後新高。
同時,對照駐龍股價在一五○元上下進行築底,仍在相對低點,也許這是中期的低點。
軍工股大多在低檔
再者,漢翔以及亞航(2630)與美國軍工產業的關係密切,近年來的業績也不斷提升之中,再加上股價在相對低點,能不能進行較大的反攻行情,也可以開始關注。
另外,七月份股價曾一度攻抵一七五.五元高價的龍德造船(6753),其後一路拉回,近期在年線上方築底之後,似乎有重新反攻機會。因為龍德造船上半年EPS就達到四.三八元,若再算進下半年的業績,今年獲利將再創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龍德造船的崛起,主要是從國艦國造而起,惟下一個階段正轉向無人艇的發展,這是龍德造船的突破點!
除此之外,曾經提到的精誠
(6214),先前引進台灣大
(3045)入股,成為策略性股東之後,股性可能會有所改變。
如果以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來看,精誠表現得可圈可點,稅後純益為十一.二一億元,EPS就有四.五元,若再包括下半年的業績,也許全年EPS有上看七元以上的可能。
再加上精誠的子公司精誠全球科技,可望在十二月底登錄興櫃,對下一個階段的轉投資收入,也將帶來正面的影響!
故而,精誠股價逐步走強,短線上再創歷史新高,台灣許多金融機構的後台資訊服務以及資安的項目,不少是由精誠來負責,在國內經濟不斷向上走揚之際,對精誠而言,是中、長期的利多,股價的創新高,代表開始反應利多了!
宏全可望再起
至於長期追蹤的宏全
(9939),先從技術線型上來看,在五月份創下一七八.五元的股價之後,即進行大約半年的調整,配合年線逐步上升至一五○元之後,不排除下一輪上升行情即將展開。
首先可以看到,宏全今年的業績有機會連續六年創歷史紀錄。去年稅後純益為二四.七四億元,EPS八.六元;而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為十六.一九億元,EPS就達到五.六二元;預估第三季EPS應有三元上下的水準。果如此,一∼三季EPS就會達到八.六元上下,與去年一整年相當,一旦再加上第四季獲利,也許全年有機會挑戰十元EPS的機會,又是歷史新高。
不要忘了,過去這一段時間,宏全辦理了兩個規模不小的增資案,一個是八百萬股的現增,約募集十億元,以及規模約四○億元的可轉債。如今已募集完成,等於手上多了五○億元左右現金,大多用於東協的擴產。要了解,近年來宏全的EPS可以由三∼四元,一路上升至十元水準,甚至明年可以挑戰更高獲利數字,便在於宏全已站穩東協市場,成為該公司第三支腳,之前只有台灣及中國市場,而且東協市場正不斷擴大之中,再加上東協沒有冬天,成為宏全第四季最大的獲利支撐,單在去年第四季就可以創造一.三二元的EPS。
在宏全的募資完成之後,配合東協的擴產,預估在二○二五、二○二六年業績將更上一層樓,而股價在整理已久之後,也許有重新進入上升行情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