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醫持續受惠五二○行情  生技製藥業的設計師─漢達
  •   
      
作者:徐玉君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297期      出刊區間:113/04/26~113/05/02


五二○行情將持續推升生技醫藥產業發光,特別是新藥研發族群,歷經數年的耕耘逐步邁入產生營收進而獲利模式,當中又以505(b)(2)改良型新藥及困難學名藥個股的表現最為亮眼,繼昱展新藥(6785)之後,即將於六月掛牌的漢達(6620),更是少數以生技醫療IP製造者、製藥業的設計師之名,挾去年繳出虧轉盈且EPS大賺五.四一元的獲利佳績,進入正規資本市場,董事長劉芳宇更是生技四大天王過去拉夥創業的對象,從創業到獲利的歷程相當豐富,持續創造業績是他對漢達的期許,可關注長期發展。



漢達兩大藥奠定獲利利基



近年來505(b)(2)改良型新藥頗受市場關注,由於主要活性成分已是FDA核准的藥物,只是改變了這些藥物的毒性、藥物動力學、療效、給藥方式、劑量、吸收途徑…等等,由於部分已上市藥物資料可以沿用,節省不少開發的成本與時間,且成功機率是全新藥505(b)(1)的四倍之譜,從FDA核准新藥案件統計數來看,自二○○四年之後,美FDA核准的505(b)(2)新藥數量即已正式超越全新藥,並於二○一八年創下批准數高達七十五件高峰後,每年幾乎均有超過六○件的批准數;且據統計,預估至二○三○年,505(b)(2)市場規模將由二一年的五二二億美元,突破至二○○○億美元以上,年複合成長高達十七%;也因此成為全球藥廠積極轉向505(b)(2)以平衡風險收益與藥證審查政策波動影響的重點發展方向。

回到漢達,既然505(b)(2)如此受關注,那麼如何在全球大藥廠下搶食,商業模式就顯得異常重要,漢達轉型定位在生技製藥業的IP領航者,專注於研發,並鎖定原廠藥物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為開發重點,並以藥物動力學試驗取代臨床試驗,加速藥品的上市時程。漢達旗下擁有兩大技術平台(詳見圖表),能減少藥物受到如藥物的交互作用或食物效應影響下的吸收效果,且達到降低劑量、漸少藥物在腸胃暴露量、且可與食物並用還能達到高效能的生體吸收率、提高療效;而開發完成的藥品授權國際藥廠銷售,營收來自於授權金、權利金及銷售分潤,也因此毛利率維持在九五%以上。

目前漢達505(b)(2)改良型新藥共有四項(詳見圖表),其中已上市的多發性硬化症改良型新藥Tascenso即是去年營運轉虧為盈的重大功臣之一。該藥是改自諾華製藥的暢銷藥品Gilenya Capsules,由於多發性硬化症病患中有二∼四成有吞嚥困難,而原廠藥屬膠囊劑型,因此漢達將之開發為口溶速崩錠,以滿足部分特殊族群的使用便利性;由於目前市面上無口溶速崩劑型之多發性硬化症藥物,成為漢達在該藥的競爭優勢,並迅速打開美國市場,且專利至二○三六年;預料也將持續為今年業績奠定基石。未來該藥還將開拓中國及國內市場(以現有數據取證、加速授權),歐洲、北非、中東及中南美洲也將尋求合作夥伴共同開發。

由於ONCORE技術平台,具有獨特藥物傳輸技術,可針對酪胺酸激抑制劑(TKI)的物理化學性質及藥物動力學特性,改善現有抗癌藥物臨床使用的安全性及療效,且能降低血中濃度的變異;目前在癌症用藥改良領域也頗有建樹,分別取得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之孤兒藥資格認證(ODD),兩項孤兒藥市場規模達二一億美元,可期待。

漢達下一個505(b)(2)重磅藥,當屬癌症用藥的HND-039,由於該品項為多靶點的癌症用藥,潛在市場規模龐大,一旦成功克服原廠藥副作用並成功上市,對漢達未來營運將是倍數加乘效果,可拭目以待。



未來每年至少一顆藥取證



至於高技術門檻學名藥(ANDA)當中治療胃食道逆流產品已成功在美上市,並由合作夥伴Par銷售,市占率已達三成,且持續成長中,由於漢達可取得銷售分潤,除了同樣是去年業績大爆發的功臣之外,亦將是今年營運成長的主要動能之一。其他如HND-004第二型糖尿病用藥及HND-032戒菸用藥,分別處於FDA審核中及補件狀態。

由於上述開發中的505(b)(2)、高技術門檻學名藥研發均有不錯的進度,因此,漢達指出未來每年將至少一個藥取證上市,目前已有兩大藥為公司獲利奠定利基,其他陸續取證上市後,將成為國內少數持續成長的505(b)(2)研發領域的獲利公司;長期發展上,漢達也將考慮國際併購計畫壯大營運規模。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