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新希望  從基期較低的產業、個股著手
  •   
      
作者:黃啟乙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178期      出刊區間:2022/01/14~2022/01/20


台積電(2330)在二○二二年一開始,即有不錯表現,但重點是,這一股攻堅的力量會不會持續下去?

應該可以這樣來說,自二○一九年第四季外資便開始賣超台積電,尤其一九年十二月,股價攻抵三四五元創下新高之後,外資愈賣愈多。

進入二○二○年,全球疫情大爆發,令全球股市一度崩跌而下,三月十九日台積電跌到二三五.五元的低點。而後,在全球央行聯袂印鈔票救經濟之下,自此開始展開大彈升,台積電則呈現強力上升走勢,一路漲到二○二一年元月二十一日,股價也來到六七九元,創下歷史天價。

簡單來說,從二○二○年疫情爆發一直到二○二一年元月,同時間,台股指數由八五二三.六三點,漲到一萬六千點以上,這一段行情曾被稱為「一個人的武林」,台積電的大漲,不僅帶動了台股突破三○年來難以突破的天價指數一二六八二點,甚至可以來到一萬六千點以上。



台積電重要性與日俱增



更重要的是,台積電的市值正式超越英特爾、三星,成為全球半導體的霸主,市值超過六千億美元,一度擠進全球前十大市值的企業。

台積電不僅是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半導體企業,更被台灣人稱為「護國神山」。

因為,近年來中國不斷威脅、恐嚇台灣,而台積電擁有全球最先進的半導體製程技術,不僅美國、歐洲、日本需要台積電,連中國都必須依賴台積電。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美國及中國,甚至其他主要國家精密設備甚至武器,如果必須使用先進製程晶片,那麼就必須由台積電供應。

可以試想一下,當美國制裁華為,台積電無法再將晶片賣給華為之後,華為馬上受到極大挑戰,即可以了解台積電的重要性!這正是當初張忠謀董事長所說,台積電將因地緣政治的關係,凸顯更重要的地位。

所以在二○二二年,台積電歷經了一年的整理之後,在六○○元上下形成大支撐區,而趨勢上,應該有再向上挑戰的可能。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台積電的市值超過六千億美元、逼近七千億美元之時,即意味著一家台積電的市值,幾乎是台灣GDP規模。這也反應出台積電不僅在世界上具有極大影響力,尤其在台灣,台積電更成為推動台灣產業的發動機。



交通及通訊將突破性增長



簡單來說,這幾年台積電不斷在台灣擴產,首先到台南,一時之間,台南的地產、勞動需求,甚至到飯店、餐廳,以及百貨的日常相關需求,更是被強烈帶動上來,連所謂的台積電供應鏈也一一展現不同活力。

去年底,台積電正式宣布將到高雄投資、設廠,一時之間高雄也出現變化,一如複製台南情況。

而且台積電也馬不停蹄、持續尋找投資設廠的地點,市場傳出,有意在台中擴大投資,可以想見台積電對於台灣內需的經濟,其實更具有一定的拉動力。

面對未來世界的發展,可以很清楚看到,有兩個產業將出現突破性的增長,那就是交通及通訊產業。

應該可以這樣來說,過去一百年,是人類幾千年歷史上進步最快的年代,這正是得力於交通,以及通訊產業的大進化。

幾千年以來,人類的通訊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所以要聯絡人、事、物,無非是用人力傳送,甚至飛鴿傳書。

一直到一百多年前電話被發明,進而到電報、無線電發報機,甚至傳真機被發明之後,人類的通訊向前跨了很大、很大的一步,更產生其他的運用。

而後,人造衛星的影像開始出現直播,快速拉近世界距離;進入一九九○年代之後,手機開始被大量使用,甚至二○○八年蘋果賣出第一支智慧型手機,令網路全面性普及,各種商機浮現,創造更便利的生活。

可以試想,現在蘋果的市值已來到三兆美元,如果以全球國家的GDP規模來作比較,堪稱為第五大經濟體,僅次於美、中、日、德,代表通訊產業已是世界數一數二的產業。



通訊、交通帶動人類進步



更何況,通訊產業下一個階段已經進入太空,所謂的低軌道衛星,成為各家角逐之地,未來將創造更大的空間。

再看到運輸交通,幾千年來,人類的交通方式不外乎步行、騎馬、馬車以及船舶。自英國工業革命之後,才逐漸發展出火車、汽車,以及大型輪船,而後飛機,到現在航運產業也成為大產業,為人類的互相往來帶來更大便利。

甚至航空業衍生出來的觀光產業,目前是世界上最多從業人口的產業,也是帶動人類發展以及文明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汽車大量被使用的一百年之後,汽車也將由燃油引擎進化為電動車,甚至自駕車,而且電動車的發展速度也愈來愈快!其中,電子化設備也愈用愈多,包括車用晶片也將呈現等比級數的成長。

所以,不論是通訊產業,或者是交通運輸產業的進化,是人類進入下一個世代最大的改變,此時對半導體需求更是有增無減。

因此,台積電面對未來世界的大變化,也不斷成長、精進,長期業績持續看好!預估二○二一年,EPS至少可以看到二二元以上,而今年有機會更上一層樓,股價整理一年之後,向上突破的機會大增。

故而,最近一段時間曾經特別提到,台積電製程愈來愈先進,資本支出愈來愈大之下,如:家登(3680)以及迅得(6438),依然可以期待。

若再以十二月份營收來看,其實有些個股正逐漸展現不同的面貌。



廣達、台達電再創新猷



其中,廣達(2382)十二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來到一二四七.四六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再以二○二一年第四季營收來看,也創下歷史新高,來到三三八六.四億元,亦較去年同期成長十一.七%。

重點是,廣達去年前三季的稅後純益已達到二四三.七億元,EPS為六.三一元,基本上已與前一年度全年的獲利二五三.二八億元十分接近。因而預估全年EPS應可順利突破八元,再創歷史新高。

長期以來,廣達的獲利及配息皆相當穩定,而且每一年皆可順利填息,按此成長力,廣達在業績再創新高之下,股價再進一步突破、創新,也是值得期待。

更何況,在去年底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公開提及,二○二二年訂單是多非常多、非常多!這是林百里少見公開唱好的動作,因而廣達在今年的表現也可期待。

除了廣達之外,台達電(2308)在今年亦值得注意,尤其布局的綠能、電動車相關產業,將可望進一步發酵,以去年前三季EPS達到七.九一元,而全年有機會挑戰一個股本、上看十元來看,股價經過整理之後,中期再進一步轉強的可能性大大升高。

另外,今年對綠能的發展,亦是可以期待的一年,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目前的執政黨宣示二○二五年非核家園目標,再加上去年底四大公投也結束了,接下來,除了加速台灣電力設備的建設之外,加快綠能投資的腳步更是重中之重!

尤其二○二一年因疫情之故,令綠能的建設及投資受到影響,但今年已有重新加快的跡象。以太陽能的代表公司:安集(6477)以及元晶(6443),從去年第四季開始,營收重新再走高,這代表綠能投資再次加速的跡象。



離岸風電可望再起



至於離岸風電產業方面,在去年也受到疫情影響,令工程建設速度受到波及,其中代表性的公司─世紀風電(2072),結算去年一整年的營收達到四九.六一億元,仍可以較前年同期成長九七·三%,且成長力道是可觀的。

重點來了,台積電在去年再度買進一.二GW的離岸風力綠電,這是自二○二一年首度向沃旭買下九二○MW的離岸風電之後,再度出手,按照台積電對電力需求,預期有持續購買綠電的可能,這是台灣發展包括:太陽能以及離岸風電重要的支撐力量。

而且世紀風電在台北港的二期、三期擴建工程,即將在今年第一季底完工,對今年業績的發展亦可期待。

另一家離岸風電廠商─森崴能源(6806),在去年底正式掛牌之後,股價一度回跌到八九.一元,近期又回到一百元以上。對照十二月份營收大幅跳升至十四.一八億元,不僅創下新高,更比前年同期成長十三.九倍;第四季營收更創下二五.六億元,今年也許是森崴能源再出發的一年。

面對新的一年,也許對股價基期已高的個股,以及產業,可能會較有壓力,但對去年調整一年的離岸風電產業,也許是再出發的一年。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