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 >央行動態
Fed傳聲筒稱,鮑威爾12月例會恐陷「鷹派降息」與「鴿派暫停」拉鋸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聯準會(Fed)12月會議前夕,主席鮑威爾面臨任內少見的決策撕裂。一邊是多項數據走弱、失業風險升溫,另一邊是通膨仍在2%目標之上,高層官員對是否在12月第三度降息出現明顯分歧。
向來有「Fed」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知名記者堤米羅斯(Nick Timiraos)最新撰文指出,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New York Fed)與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戴莉已相繼放出「可再寬鬆」訊號,為12月降息「鋪路」,推動市場對本次會議降息機率的預期一度拉升至約80%。
威廉斯上週強調,政策利率「短期內仍有進一步調整空間」,目標是讓利率更接近中性區間,同時避免對勞動力市場造成不必要傷害;戴莉則直言支持12月降息,認為當前最大的風險在於就業突然惡化,一旦裁員開始增加,就可能呈倍數放大,Fed必須「走在前面」,先出手保護勞動市場。兩人被視為鮑威爾的核心盟友,市場因而解讀為「主席陣營傾向再降一碼」。
但在另一側,更偏「鷹派」的一批官員則對連續降息高度警惕。多位具有投票權的官員強調,關稅推升的物價壓力正向服務業蔓延,顯示通膨動能可能再度抬頭,過早、過快把利率壓回中性區間,恐削弱對物價的約束力。另有理事改口表示,對進一步降息「感到猶豫」,稱當前略具限制性的利率水準,也許仍是壓制通膨所必須。這使得Fed內部呈現「為保就業先降息」與「為控物價暫按兵不動」兩股力量正面拉鋸。
在此背景下,鮑威爾被指正在兩個選項中權衡:一是所謂「鷹派降息」——12月先降息一碼,但會後聲明明確拉高後續再降門檻,釋出「提前出手、但不保證持續寬鬆」的訊號;二是選擇「鴿派暫停」——本次會議按兵不動,等到明年1月後、政府停擺造成的數據缺口填補後再決定方向。前者有助於終結近期官員公開論戰、統一口徑,但可能引發反對降息官員集體投下異議票;後者則可換取更多數據時間,代價是把內部分歧延長至少七週,且並不保證新數據就能化解根本爭議。
部分華爾街機構評估,近期幾位「鴿派」官員的發言,還稱不上是Fed整體共識。包括負責金融監管的副主席巴爾、芝加哥聯準銀行總裁古爾斯比與達拉斯聯準銀行總裁洛根,都對過快降息提出警告,美銀就直言,若在內部分裂仍明顯之際硬推「鷹派降息」,反而可能「弄巧成拙」,讓市場更困惑,「12月鴿派暫停」可能是更佳選項。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