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亞股
甲骨文債務風險點火AI鏈拋售,海力士、三星早盤暴跌,KOSPI重挫逾4%

【財訊快報/陳孟朔】甲骨文債務風險急速升溫、信用違約交換合約(CDS)飆抵三年高位,觸發市場對AI資金結構的集中檢驗,加上輝達股價先急彈逾5%後倒跌3.2%,重挫投資人信心,亞股凡與AI供應鏈有「沾親帶故」者,週五幾乎無一倖免,相關類股全面承壓。
投資圈指出,甲骨文身為AI基礎設施與雲端的重要參與者,其債務價格與CDS飆升,被解讀為市場開始重新評價「以舉債堆出AI資本開支」的可持續性,資金開始從槓桿較高、現金流吃緊的公司撤出,對整條AI鏈估值產生連鎖殺傷。輝達股價在這種情緒主導下,盤中由漲轉跌,放大了投資人對「AI盛宴是否過度透支未來現金流」的疑慮。
在韓股市場,作為輝達兩大關鍵供應鏈的SK海力士(006600.KS)與三星電子(005930.KS)成為空頭狙擊焦點;SK海力士早盤一度大跌9.5%,低見53.4萬韓元;三星電子則重挫7.8%,跌至9.35萬韓元的日內低點。兩大權值股同步跳水,直接拖累韓國綜合股價指數一度重挫4.1%,跌至3838.70點,刷新10月23日以來一個月新低。
交易員表示,過去一年市場習慣將記憶體雙雄視為「AI算力擴張的最大受益者」,尤其是在HBM、先進封裝和高階伺服器需求帶動下,股價走出大多頭。但在甲骨文債務壓力與輝達劇烈震盪的雙重打擊下,資金開始反手了結獲利,記憶體、AI伺服器與半導體設備等相關類股成為區域市場調節部位的首選標的。
分析師指出,此波殺盤更多反映的是「融資與估值結構」的調整,而非立刻否定AI長線需求本身。短線在甲骨文債務風險與美股科技股震盪未明朗之前,亞股AI供應鏈恐仍面臨壓縮本益比與去槓桿壓力;中長期則需觀察企業資本開支計畫是否出現實質刪減,以及HBM、伺服器與雲端投資是否從「瘋狂擴張」回到更可持續的成長軌道。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