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 >央行動態
Fed傳聲筒稱,美9月就業報告難化解內部分歧,12月降息機率降至三成

【財訊快報/陳孟朔】向來有上達天聽本事又號「聯準會傳聲筒」的《華爾街日報》知名記者堤米羅斯(Nick Timiraos)撰文指出,最新出爐的9月非農就業報告非但難以為聯準會(Fed)12月是否再度降息提供清晰指引,反而進一步加深決策層內部的鷹鴿分歧。一方面,就業增幅高於預期,為擔憂通膨的「鷹派」反對再降息提供更多論據;另一方面,失業率升至4.4%、為四年新高,且前期數據遭下修,則被「鴿派」視為勞動市場轉弱的警訊。
堤米羅斯回顧,今年9月Fed主席鮑威爾之所以帶頭啟動本輪降息,一大動機是擔心就業市場疲軟在未來數月進一步惡化。不過,到了10月第二次降息時,內部阻力明顯升高,加上美國政府停擺導致官方數據發布受阻,決策官員對經濟前景更難形成共識。在此背景下,9月非農報告呈現「一好一壞」的矛盾訊號:新增就業優於預期,卻與失業率攀升及前值下修同時出現,使判讀難度提升。
從結構細節來看,9月失業率升至4.4%,為近四年高位,7月及8月就業增幅均遭下修,其中8月甚至出現減少4,000個職位,為今年第二個淨減少就業的月份。堤米羅斯統計,勞動市場在今年夏季幾近停滯,截至8月的三個月平均每月僅新增1.8萬個職位,截至9月的三個月平均也僅4.7萬個職位。這類「事後下修」型態,被Fed內部「鴿派」官員視為警告,認為勞動市場實際狀況可能沒有即時數據表面上那麼強勁,因而有理由淡化9月新增就業表面的亮眼表現。
在政策前景與市場定價方面,堤米羅斯提到,本週稍早美國勞工部宣布,原訂11月7日發布的10月就業報告,將延後至Fed12月9至10日會議之後公布,使得決策者在關鍵會議前缺少最新就業依據。
消息公布後,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隱含的12月降息機率已降至約三分之一。相較之下,一週前市場仍視12月降息為「五五波」,一個月前甚至幾乎將降息當作「板上釘釘」。在數據缺位與訊號矛盾的雙重壓力下,Fed 12月會議如何在抗通膨與保就業之間拿捏節奏,恐將成為年底全球金融市場的最大不確定變數之一。
相關新聞
-
2025/11/21 10:02
日圓貶值推高進口成本、加劇通膨,BOJ密切關注匯率對價格影響
-
2025/11/21 10:01
就業市場疲弱,費城聯儲行長Paulson對12月利率決議持謹慎態度
-
2025/11/21 09:09
愛爾蘭央行行長直言利率設定處良好狀態,ECB調整需強有力證據
-
2025/11/21 07:49
克利夫蘭聯儲總裁示警,太快降息恐拖長通膨並放大金融風險
-
2025/11/21 07:46
聯準會理事庫克稱,資產價格深度回調風險升溫仍難撼動金融體系
-
2025/11/21 07:45
Fed理事巴爾警告,美國通膨卡在3%仍讓人不安
-
2025/11/21 07:42
芝加哥聯儲總裁示警,過早、過度降息恐埋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