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美股
法人示警AI估值偏熱,美股「健康回調」恐尚未落幕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近期美股在AI權值股領跌下出現明顯震盪,對此,大型法人機構普遍將這波走勢定調為「健康回調」,但也不諱言指數仍有進一步回落空間。
其中,高盛總裁沃爾德倫(John Waldron)近期在新加坡一場投資會議上指出,今年以來美股漲幅已相當可觀,現階段的修正屬於風險重新定價的一部分,真正關鍵在於:市場對AI投資回報的想像是否過於樂觀,以及相關收益究竟有多少已提前反映在股價之中。
沃爾德倫表示,資金這一輪對AI主題「幾乎不假思索地追價」,不少企業的資本支出與估值同時大幅膨脹,但未來現金流能否跟上預期,仍需要時間驗證。他提醒,當前股市最大風險不在於立刻出現系統性危機,而是在估值壓力緩慢累積,一旦成長故事出現瑕疵,股價可能在缺乏流動性承接下出現放大回調。
與此同時,巴克萊前掌門人戴蒙德(Bob Diamond)則從更長週期角度看待這波震盪。他認為,近期全球市場波動,本質上是風險資產「重新定價」的過程,特別是AI相關資產的風險溢價正被重新校準。戴蒙德強調,評估AI對經濟成長與通膨的實際影響,應把視角拉長到2至5年,短期內的營收與獲利貢獻容易被高估,而生產力與成本結構的深層變化,往往需要幾個會計年度才會真正顯現。
市場人士指出,在聯準會(Fed)降息時點仍不明朗、官方數據因政府停擺一度「開天窗」的背景下,投資人被迫在資訊不完全的情況下重新評估風險資產部位,尤其是過去一年估值拉伸最快的AI與高成長科技股。若後續企業財報無法持續兌現高成長承諾,或Fed對通膨保持更強硬姿態,AI題材恐將從「估值支撐股市」轉為「壓力來源」。
整體來看,法人對美股中短期走勢多持審慎偏保守態度。一方面承認AI與數位轉型仍是未來數年的結構性主軸,長線資金不會輕易撤出;另一方面也強調,目前更像是從「故事與情緒主導」走向「現金流與利率主導」的新階段。市場普遍認為,未來一段時間,美股將在企業財報與政策訊號之間反覆拉鋸,指數雖難以出現失控性暴跌,但延長版的震盪整理期恐難避免。
相關新聞
-
2025/11/20 09:05
摩根大通釋出樂觀訊號,美股逢低布局正逢其時
-
2025/11/20 08:44
AMD週三股價追跌2.93%連五黑,布局中東AI基礎設施成市場焦點
-
2025/11/20 08:44
博通搶先推出量子安全128G交換機,卡位企業升級潮,週三股價大漲逾4%
-
2025/11/20 08:19
半導體關稅展延,美四大指數反彈,輝達漲升2.8%,Alphabet創新高
-
2025/11/20 07:54
跟進輝達反彈腳步,台積電ADR週三收高1.6%,無畏2奈米技術外流疑雲
-
2025/11/20 07:48
Strategy近期加碼大買8.4億美元比特幣,週三股價重挫9.82%創13個月新低
-
2025/11/20 07:43
Gemini 3好評點火AI題材,Alphabet週三股價上揚3%,創收市新高
-
2025/11/20 07:33
輝達點名合作封裝+AI在美擴產布局,Amkor週三盤後股價大漲逾8%
-
2025/11/20 07:27
財報優+喊出5000億美元營收藍圖及雲GPU售罄,輝達盤後一度飆逾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