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科技產業
玉晶光樂觀Q4勝去年同期,看好智慧眼鏡成長性,估2026年獲利比今年好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玉晶光( 3406 )下午舉行線上法說會,董事長陳天慶親自主持。他說,智慧眼鏡有望成為繼智慧手機之後的下一個個人運算平台,對光學鏡頭及鏡片為主要產品來說,是一個更大的機會及挑戰。展望第四季,預估的Forecast比去年同期成長,2026年還是以手機類的鏡頭為主,受惠智慧眼鏡成長快,AR的客戶也積極佈局,希望明年的業績及獲利比今年好。
陳天慶坦言,近期VR市場有點疲弱,不過取而代之的智慧眼鏡市場卻呈現強勁的需求,之前智慧眼鏡多專注於拍照及錄影,但現在AI技術卻成為這個產品的核心動力,智慧眼鏡不僅限於消費娛樂,也將廣泛應用於工業、教育、醫療等專業領域。
陳天慶表示,目前很多知名品牌都積極打造各自的生態系,並與電信業者合作以降低消費者入手門檻,預計未來將出現更輕薄、續航力更長、顯示效果更佳的產品,並整合眼動追蹤等先進感測技術。因此,智慧眼鏡有望成為繼智慧手機之後的下一個個人運算平台,這對以光學鏡頭及鏡片為主要產品的我們來說,無非是一個更大的機會及挑戰。
陳天慶認為,玉晶光扮演的角色舉凡跟智慧眼鏡有關的成像鏡頭、微型投影機、有度數鏡片、微型體感鏡頭、cover window、wave guide都跟客人持續不斷的一起開發,相信在相關產品旺盛的需求及玉晶光過去在光學鏡頭的生產實績下,客戶對公司的依賴及實質的業績貢獻及獲利成績將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展望第四季,陳天慶指出,預估的Forecast比去年同期成長,但實際營收也要等到客戶最後的拉貨才會知道;有關明年的產品組合還是以手機類的鏡頭為主,再加上部分的AR、VR相關鏡頭、鏡片及模組。
陳天慶說,目前智慧眼鏡成長很快,AR的客戶也積極佈局,VR新設計可能也會帶出新產品,期待在大環境有利的情況下,再輔以玉晶光本身的良率提升,希望明年的業績及獲利比今年好。
有關關稅及匯率方面,陳天慶表示,玉晶光的產品並非直接出口美國,所以關稅調整對公司並沒有直接影響,但不可諱言的可能會有間接影響,目前對於海外擴廠有持續的在評估,但還沒有做最後的確認。至於關匯率採取所謂的自然避險,就是盡量將應收、應付用同樣的幣別,採購則以美元交易為主。
針對法人提出智慧型眼鏡除了使用塑膠鏡片外,還要用到模造玻璃,高階的手機也使用可變光圈,玉晶光對於模造玻璃、可變光圈或其他技術的應用布局及看法;陳天慶表示,除了針對模造玻璃外,其他在超微小鏡頭、塑膠稜鏡及可變光圈方面,都有專人持續的自行研發或與上下游廠商配合開發,大家都知道模造玻璃的資本支出很大,雖然玉晶光已有量產線,但因為需求日益擴大,所以目前仍以外購為主,但也在評估持續增加生產規模。
陳天慶進一步指出,手機上的可變光圈鏡頭目前開發進度還算順利,爭取明年是否有機會通過客戶的認證,再來是塑膠稜鏡部分,目前有符合客戶的開發進度,因為塑膠稜鏡的生產難度比玻璃還高,未來就看客戶何時採用此方案,至於何時能量產,則等待客戶決定。
另外,所謂的Meta lens目前成像品質無法取代傳統的光學鏡頭,所以只能用在感測方面,但仍然需要與傳統的塑膠光學鏡頭一起搭配,所以Meta lens短期間要取代成像的光學鏡頭是有其困難度的。
玉晶光產能及擴產計畫,總經理郭英理指出,目前產能利用率還是蠻緊,主要產品仍以手機類為主,新領域醫療、零售、機器人及新的AI仍在觀察與實驗階段,配合客戶進行調整。
郭英理強調,良率是公司核心追求之一,今年良率相當不錯,玉晶光導入智慧工廠(IT+AI),從RD、Quality、產線到Service全部都完成,AI幫公司省時間,比過去大數據判讀更有效率,今年品質上穩定,每年品質目標要提升15%,以減少資支出的投入。
針對未來手機鏡頭趨勢及潛望式鏡頭看法,郭英理提出3個趨勢,包括更小、更薄及大廣角優化,潛望式鏡頭現階段多為8倍,客戶希望提升至10-12倍,甚至16倍,多項技術需要突破,也與客戶共同開發。
針對價格看法,郭英理認為,競爭一直都有,價格壓力也都會有,要把品質及效率做好、研發速度快,玉晶光用速度及品質滿足客戶需求。
郭英理強調,玉晶光在潛往式鏡頭部份的品質及良率穩定,只要品質好就會持續增加份額,公司的菱鏡塑膠件已開發完成,技術可行但射出成型時間較長,需與客戶討論量產節奏不過公司可以完全配合。
郭英理表示,玉晶光的自動化程度也很不錯,但持續提升是無極限,自動化讓人力需求下降,但公司不裁員,而是將人力轉移到新產品線。
玉晶光第三季營收為77.4億元,稅後淨利14.17億元,為八季來高點,季增4.88倍,年增2.6%,毛利率34.12%,為四季來高點,每股盈餘12.54元。累計前三季營收為178.37億元,年增0.68%,營業利益33.06億元,年減20.51%,稅後淨利25.28億元,年減27.07%,每股盈餘22.41元。
產品比重來看,10M以上及TOF鏡頭為50%,10M以下10.27%,其他則為近40%。
相關新聞
-
2025/11/19 17:09
聯鈞客戶庫存去化近尾聲,2026年雙引擎推升,業績成長力度估勝今年
-
2025/11/19 17:01
其陽前三季EPS 0.51元,美洲市場表現靚,深化AI伺服器液冷散熱佈局
-
2025/11/19 17:01
攻機器人商機,艾訊與彤晟科技攜手打造隨插即用邊緣AI視覺解決方案
-
2025/11/19 16:55
安勤前三季賺逾半股本,陸車廠自動化大單簽約拚Q1貢獻,醫療業務看旺
-
2025/11/19 16:37
中國車市谷底已過+AI產品佈局,凡甲明年營運值得期待
-
2025/11/19 16:05
群聯發表PCIe Gen5企業級SSD,並展示整合iGPU的AI PC效能成果
-
2025/11/19 15:26
光寶科前進SC25,展出輝達次世代AI工廠與高效能運算整合方案
-
2025/11/19 14:11
友達旗下元豐新科技整合Micro LED/AI技術,導入臺中火車站資訊系統
-
2025/11/19 13:00
記憶體掀搶料潮,青雲業績暴漲,獲利飆升
-
2025/11/19 12:57
環科Q3虧轉盈,法人看好第四季續強,股價連2日強攻漲停
-
2025/11/19 12:10
圓裕Q3每股淨利0.49元,泰國廠明年下半SMT全製程進入量產
-
2025/11/19 11:25
廣達揮軍SC25,AI解方一次出籠
-
2025/11/19 09:18
璟德Wi-Fi 7、特殊應用雙主軸,估2026年重返成長軌道
-
2025/11/19 08:28
合勤控攜手Avast,為中小企業提供整合網路與端點防護
-
2025/11/19 07:59
友達旗下友達智慧移動整裝成軍,首戰CES 2026
-
2025/11/19 07:03
三大業務齊成長,虎門Q4營收動能成長可期
-
2025/11/19 07:03
車用、雲端落地動能暢旺,矽瑪訂單動能延續至明年H1
-
2025/11/19 07:02
記憶體鬧缺貨,展碁國際受惠,營運動能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