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生技產業

慧康科技*-KY明登興櫃,企業健保高速成長,明年底拚轉盈

2025/11/18 16:54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慧康科技*-KY(7851)將於明(19)日登錄興櫃,參考價(主辦及協辦承銷券商認購價)為每股37.55元。董事長暨執行長鄧居義今(18)日表示,三大商業模式中,健保給付將是未來幾年主成長動能,日本健保組合的規模化效益持續顯現,易速胰預計明年取得台灣健保給付核價開始貢獻業績,最快明年底達到單月損益平衡。

面對全球糖尿病治療支出已突破1兆美元、2030年患者預估達6.43億人的龐大市場,慧康以「慢性病 AI 智慧醫療平台」為定位,串聯醫院、藥廠、保險與政府等五大需求方,以AI與大數據改善照護資源失衡,建立「醫療創新、保險創收」的新商業模式,並從台灣出發逐步拓展至日本、韓國、澳洲等市場。

自2013年成立以來,慧康推出「智抗糖 App」與「雲端照護平台」,兼容80 至90種血糖、血壓、體重、運動與連續血糖監測(CGM)設備,並成為台灣首批串接健保健康存摺SDK的廠商。目前智抗糖App累積全球超過160萬名用戶、1.8億筆健康數據,形成亞洲最大慢病管理資料庫。平台協助醫護人員以AI即時分析血糖、血壓、運動與飲食行為,提供藥物與生活型態介入,在糖尿病前期、慢性腎臟病、肥胖等領域展現明顯成效。

執行長鄧居義指出,近年政府大力推動慢性病數位照護,如「健康台灣」「三高 888 計畫」,均強調將慢性病患者逐步納入數位管理,為產業帶來實質成長動能。慧康作為「健保數位照護獎勵計畫」首批核准業者,其用戶血糖控制成果顯著,糖化血色素(HbA1c)達標率達 66.24%,遠優於全台平均44.1%;真實世界數據亦顯示,持續使用智抗糖的病患,其血糖改善幅度更大、且更能維持穩定。

在產品策略上,慧康已從App發展至完整的數位療法(DTx)。旗下「易速胰 Insultrate」是台灣首個取得 TFDA 第二級醫材許可的 DTx,可依醫師處方自動建議基礎胰島素施打劑量,改善傳統胰島素劑量調整依賴經驗、依從性不一的問題。該療法已完成臨床試驗與 HTA(健康科技評估)報告,並於今年6月送件健保署審查,鄧居義預期,若專家會議審查順利,最快有望於2026年中取得健保給付,成為台灣第一個獲健保給付的數位療法。

海外市場方面,慧康自 2023 年起積極深耕日本企業健康保險組合(Kenpo)市場,提供個人化慢病照護服務,受到日本大型企業與地方政府採納,目前已與三菱電機、日立、NTT、大阪市、橫濱市等超過55家企業與政府單位合作,相關營收已連續兩年呈倍數成長,並於2025年正式成為公司第二大收入來源。

資本結構方面,慧康過去十年獲得新源資本、WR Harper、台杉基金、緯創、合作金庫、國泰新控與日本第三大保險公司等資金支持,目前主要法人股東為Sompo Holdings 9.21%、台杉水牛三號生技創投5.78%、鼎創5.51%、Alibaba Taiwan Entrepreneurs Fund 4.58%。

憑藉著與賽諾菲 (Sanofi)、諾和諾德 (Novo Nordisk)、亞培 (Abbott) 等國際藥廠和醫材製造商的深度合作,慧康持續拓展海外營運版圖。鄧居義強調,希望慧康能複製美國Omada Health的成功模式,其以慢病管理模式於納斯達克掛牌、市值達10至15億美元。慧康不只是App,而是AI、數據、生態系整合的平台,未來五到十年,希望從台灣出發,推動亞洲數位健康走向國際,打造全球慢病照護新格局,也具備挑戰國際獨角獸估值的潛力。

今年前三季營收為1.29億元,毛利率66.6%,營業虧損1.04億元,稅後淨損8,255萬元,每股虧損3.07元。鄧居義表示,目前主要商業模式包括健保給付、藥廠合作及產品銷售,未來幾年主要成長動能將來自健保給付,日本健保組合的規模化效益持續顯現,今年虧損較去年同期明顯縮小,預期明年日本維持高速成長,易速胰明年取得台灣健保核價也開始貢獻業績,希望最快於明年底達到單月損益平衡,2027年開始躋身獲利行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