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 >法人報告
施羅德估2026年市場關鍵在『主動』,美元疲弱,看好黃金、AI與綠能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2025年是全球經濟重整與市場動盪的一年,貿易政策轉向、亞洲成長動能再起,以及人工智慧投資熱潮,成為年度關鍵趨勢。施羅德認為,2026年將是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在政策驅動、步調不均的全球市場中發掘投資機會。回顧2025年,施羅德十大市場預測的準確率高達九成,展現深厚的市場洞察力與研究實力。這也為2026年的預測奠定信心基礎。
施羅德投資亞洲多元資產團隊最高主管近藤敬子(Keiko Kondo)今(18)日在「2026全球投資關鍵十大預測」指出,儘管成長、利率與政策方向仍存在交錯影響,投資人仍可在多重變數中找到潛在機會。
近藤敬子表示,在看似『恰到好處』的一年後,2026年將需要更高的選擇性與主動管理。市場周期尚未結束,但投資人必須看穿雜音,專注於盈餘、估值與結構性趨勢仍一致的領域。
近藤敬子指出,2025年的市場故事是一連串的重置。關稅新聞、政治變化與波動頻繁,讓投資人感到不安,但基本面依舊展現韌性。進入2026年,將專注於能夠驅動長期成長並提升投資組合韌性的結構性趨勢。
在全球經濟方面,美國經濟維持強勁,受惠於穩健消費與實質薪資成長,勞動市場呈現「低聘僱、低裁員」的穩定狀態。
通膨風險仍存,但分階段實施的貿易措施使影響可控,整體趨勢仍偏向溫和。預期物價壓力略有上升,但不足以改變整體通膨趨緩的趨勢。亞洲與新興市場逐步回穩,中國復甦將依賴改善消費信心與政策支持,而非傳統刺激。
股票市場方面,美股不再獨領風騷,亞洲AI成長動能強勁;美股基本面穩健,儘管估值偏高,但企業盈餘上修動能持續,成為市場表現的核心驅動力。
亞洲科技產業受惠於AI投資擴散與資料基礎建設,台灣與韓國半導體硬體生態系將在2026年持續追趕。AI應用階段開啟,主動選股機會回歸。
AI故事正從基礎建設走向應用階段,仍處於循環初期,隨著投資擴散至超大型企業以外,亞洲硬體與半導體將顯著受惠。
歐洲銀行與工業類股受惠於財政支出與國防需求,價值面具吸引力。
至於固定收益方面,強調彈性與實質收益,偏好全球可轉換公司債,兼具股票上漲潛力與回檔保護。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具吸引力,受惠於亞洲央行寬鬆與實質收益改善。
至於匯率與商品:美元走弱,黃金韌性不減;美元預期隨利差縮小而逐步走弱,美元與存續期間不再是是避險工具的主要選項,去美元化趨勢將重塑投資組合配置方向。黃金仍是策略性避險工具,投資需求回升以及有新興市場央行持續買盤支撐。黃金雖昂貴,但在風險管理中仍扮演關鍵角色。
至於另類投資方面,能源轉型與私募市場引領長期布局:AI與電氣化推升全球用電量,替代能源、電網擴建與儲能領域持續看好。能源轉型將成為長期結構性成長主題。私募股權與私募資本仍是多元化投資組合的重要組成,提供長期價值與穩定收益。
至於施羅德2026年十大投資預測包含,一、做多美國股票(S&P等權重指數);二、做多亞洲科技股票;三、做多歐洲銀行與工業類股;四、做多全球可轉債;五、做多羅素2000指數(相對於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六、做空美元指數DXY(相對於歐元);七、做多新興市場當地貨幣計價債券;八、做多黃金;九、做多替代能源;十、做多私募資產。
相關新聞
-
2025/11/18 16:19
群益預估,2026年指數高點挑戰34000點、低點暫估26000點
-
2025/11/18 14:31
中日摩擦、政府支出擔憂等因素影響,景順:日本遭遇股債匯三殺
-
2025/11/18 09:11
高盛報告,中國9月再增持15噸黃金,估金價明年底上看4,900美元
-
2025/11/18 08:35
安聯看好中資股長線實力,點名兩大催化劑有望推升估值
-
2025/11/18 07:50
岡拉克示警1.7兆美元私人信貸恐淪垃圾放貸,籲持兩成現金防新風暴
-
2025/11/18 07:46
高盛:油市先冷後熱,2027年有望重返牛市軌道
-
2025/11/18 07:06
中信投信稱,輝達財報前市場觀望,外資上週拋售台股29.4億美元
-
2025/11/18 07:02
玉山投信稱,美政府重啟未能安撫市場,東北亞雙雄上周成外資提款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