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 >央行動態
美關稅重創出口,印度央行急推紓困方案,放寬還款與結匯期限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面對美國大幅調高對印度商品關稅、部分出口關稅總負擔最高飆至50%的壓力,印度央行宣布一攬子貿易紓困措施,包括對出口商分期貸款實施寬限期、放寬結匯與出口融資期限,試圖為受衝擊最重的出口產業爭取「喘息空間」。
印度央行表示,凡屬官方列出的20個受衝擊產業、且從事出口業務的借款人,其自2025年9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到期的各項定期貸款,本金償還可享有暫緩繳付的寬限安排;寬限期內利息仍會計提,但改以單利而非複利計算,降低企業利息負擔。受影響範圍涵蓋成衣、珠寶、皮革製品與化工等多個勞力與外銷密集產業。
為進一步改善出口商資金周轉彈性,央行同時把出口貨款結匯時限,從原本的9個月放寬至15個月,讓企業在與海外客戶重新談判合約與付款條件時,有更大空間應對關稅成本上升與訂單遞延。此外,對2026年3月31日前撥付的出口貸款,最長信用期由270天延長至450天,貨品可在收取預付款起三年內完成裝運,遠高於過去一年的上限。
這一輪紓困被視為對出口業者長期訴求的正式回應。早在9月,部分出口商已在與央行高層的閉門會議中,爭取償債寬限與更具彈性的匯率與結匯安排。央行指出,上述措施即日起生效,亦延續了疫情期間曾採用的「延期還款加延長結匯時限」作法,希望在不觸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前提下,緩和關稅衝擊。
另一方面,印度中央政府最近一週亦拍板總額4,506億盧比的出口支援計畫,其中2,000億盧比用於銀行出口貸款的融資擔保。數據顯示,8月底美方啟動50%懲罰性關稅後,9月印度對美貨物出口按年銳減近12%,降至54.3億美元,其中工程類產品出口跌約一成。市場關注,在外需受壓與關稅高企的雙重夾擊下,此輪金融與財政合擊能否穩住印度出口與就業基本盤。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