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 金屬

歐洲釔價今年來暴漲逾40倍,中國出口受限掀航太與晶片鏈新風險

2025/11/17 15:21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在中美圍繞關鍵礦產與關稅博弈僵持之際,全球釔(Yttrium)供應正急速吃緊,業界警告「新一輪稀土危機」正在釀成,航太、能源與半導體產線面臨成本飆升與潛在斷鏈風險。

目前釔主要用於高溫防護塗層與特殊合金,是先進噴射引擎、燃氣渦輪以及部分晶片製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中國長年是全球最主要供應國,今年4月起對釔及其他多種稀土實施出口管制,出口商須申請許可證,且獲批數量有限、出貨延誤情況普遍,導致境外庫存明顯下滑。有交易員坦言,庫存自年初約200噸急降至個位數水準,甚至已有業者「完全斷貨」。

價格端的緊繃已率先反映;歐洲市場釔氧化物報價年初以來暴漲逾40倍,最新每公斤約270美元;反觀,中國境內價格約每公斤7美元,漲幅僅逾一成且近期略有回落,顯示出口環節被「卡脖子」,境外買家為確保供應被迫用天價搶貨。航太業界指出,釔是全球最先進噴射引擎的關鍵材料之一,若價格持續飆升且交期不穩,將推高整體製造成本並壓縮利潤。

半導體產業同樣拉響警報。釔被廣泛用作設備內部防護塗層與絕緣材料,業內人士形容短缺嚴重程度「9分滿分中的9分」,雖不至於立刻導致大規模停線,但預期將延長設備交期、墊高導入成本,對已處在高資本支出壓力下的晶片廠構成額外負擔。能源領域方面,燃氣電廠用釔塗層渦輪葉片也在觀察名單之列,多家大型設備商雖稱目前供應尚可控,但強調正加速分散出中國以外的新來源。

在非中國供應端,美國業者正試圖填補缺口。一家印第安納州企業計畫最早於今年底起,以年產約200噸釔氧化物為目標,明年進一步擴至400噸,相較美國2024年約470噸釔產品進口量,雖有望部分緩解對中國的絕對依賴,短期卻難以完全對沖中國出口收緊的衝擊。

分析師指出,若中美無法在關鍵礦產議題上達成更全面協議,釔與其他稀土品項恐持續成為地緣角力工具,相關產業鏈估值與成本結構將被重新定價,稀土替代材料與回收技術則可能成為新一輪資本追捧焦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