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 油金

供需壓力未解,俄油制裁成支撐力,紐約及布蘭特期油週四止瀉微彈

2025/11/14 07:56

【財訊快報/陳孟朔】在前一交易日慘跌約4%後,國際油價週四企穩盤整,市場一邊消化美國原油庫存大幅超預期增加的利空,一邊權衡對俄羅斯石油公司新制裁可能帶來的短期供給干擾。

倫敦布蘭特1月期油回升0.5%,報每桶63.01美元,上日急挫3.8%;美國紐約12月期油漲0.3%,至每桶58.69美元,上日大跌4.2%。

利率與能源策略人士表示,在俄羅斯盧克石油(Lukoil)即將面臨更嚴厲制裁、部分出口流向可能受阻的情境下,每桶60美元附近對油價應有「不小的技術與基本面支撐」。美國政府已禁止自11月21日後與盧克石油進行交易,市場擔心部分原油實際出海量短期受限。不過,在宏觀層面,需求偏弱與供給持續增加的「雙重壓力」,仍然主導中期走勢。

美國庫存數據顯示,上週美國原油庫存大增640萬桶至4.276億桶,遠高於市場原先預估的約196萬桶增幅,同時汽油與餾分油庫存降幅也小於預期,顯示成品油需求不算強勁。另有民間機構數據則顯示,庫存僅增加約130萬桶,凸顯官方統計與市場預期之間的落差,是壓低油價的重要觸發點之一。

在供需前景方面,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最新月報預估,2026年全球石油供應將略高於需求,與先前長期強調供給偏緊的基調相比,態度明顯轉向保守,等同承認中期出現「供應小幅過剩」的可能。國際能源署(IEA)同日在月報中上調今年及明年的全球產量增長預測,並預期至2026年全球原油與燃料產量增速將快於需求,意味全球庫存有望續增,為油價帶來額外下行壓力。

與此同時,美國能源資訊署(EIA)在最新短期展望中亦指出,美國原油產量今年創下的紀錄高點將高於此前預期,全球油品庫存將持續累積至2026年。分析師指出,在高庫存、高產量與偏弱需求並存的格局下,油價短線雖有俄油制裁與技術性反彈支撐,但若沒有更明確的減產行動或需求回暖訊號,中期仍面臨震盪偏弱的風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