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科技產業
鴻海AI伺服器兆元規模提前達陣,第四季AI機櫃出貨估季增高雙位數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鴻海( 2317 )今(12)日舉行法說會,由鴻海集團發言人巫俊毅指出,AI產業維持高速成長,受惠於算力需求強勁與新一代AI機櫃量產,第三季AI機櫃出貨季增300%,累計AI伺服器營收已提前達到「兆元規模」。展望第四季,新一代AI機櫃出貨將持續爬升,預期季增高雙位數。根據市場預估,2026年美國前五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資本支出將達近6,000億美元,顯示AI伺服器強勁需求將延續。
鴻海目前與北美主要CSP客戶維持深度合作,AI機櫃產品線已從GPU延伸至ASIC解決方案。除CSP外,集團亦積極參與美國、台灣與日本的主權AI專案,預計2026年AI伺服器市占率將較現有四成進一步提升。同時,鴻海與NVIDIA合作打造超級算力中心,並成為NVIDIA在台第一家雲端合作夥伴(NCP),將提供算力資源予產官學界,展現鴻海作為「主權AI領頭羊」的角色。
第二隻腳消費智能產品方面,劉揚偉表示,進入第四季出貨旺季,預期季對季將呈現強勁成長。依照目前能見度,預計這類產品拉貨動能會比去年好。
針對集團正在積極推動的第三隻腳電動車,劉揚偉表示,全球汽車產業正接近「Outsourcing Breaking Point(外包轉折點)」,與1990年代PC產業轉向專業分工的歷程相似。
劉揚偉指出,過往車廠採一條龍自製模式,如今在成本與競爭壓力下,將逐步委託專業製造服務。鴻海具備CDMS(委託設計製造服務) 模式優勢,預期委託製造與設計服務的機會將大幅增加。
具體進展方面,鴻海已引進三菱扶桑(Mitsubishi Fuso)成為第二家日本車廠客戶,雙方將以MODEL T與MODEL U為基礎,共同研發零排放巴士,拓展國際市場。同時,與Stellantis、NVIDIA、Uber攜手開發Level 4自駕車,由鴻海負責軟硬整合。
此外,旗下FIT與沙國合資公司Smart Mobility預計於年底前在中東啟建電動車充電樁生產基地,最快2026年投產。
針對市場傳出裕隆( 2201 )已決定將旗下自有品牌納智捷股權移轉至雙方合資的鴻華先進-創( 2258 ),意味鴻海將間接入股納智捷,並取得品牌經營主導權。劉揚偉今日在法說會中表示,他已經辭去鴻華先進董事長一職,細節應由鴻華先進回應,鴻華先進產品真的不錯,鴻華先進也一直想將產品擴大銷售規模,雙方可能談出新的合作方式,無論雙方用什麼方式合作,都是想擴大市場。
至於鴻海科技日將於11月21–22日於南港展覽館一館4樓舉行,第二天開放民眾免費入場參觀。今年活動主軸為「三大智慧平台結合AI技術應用」,展示AI Factory、機器人、半導體等九大主題成果,呈現集團垂直整合與3+3+3轉型策略的實踐。活動現場將首度導入專屬App系統,整合報到、導覽與互動功能;並首度與中華航空跨界合作打造VIP Lounge,帶給貴賓數位化與沉浸式體驗。
相關新聞
-
2025/11/12 16:49
廣達AI出貨狂,明年整體AI、ASIC業績均將三位數成長,AI產能也倍增
-
2025/11/12 16:46
鴻海董座劉揚偉看好AI與ICT,Q4可望季、年雙增,2026年營運展望樂觀
-
2025/11/12 16:40
新品、新客戶貢獻放量,優群明年營收看增雙位數,越南廠加入量產
-
2025/11/12 16:37
威盛前三季每股虧1.1元,估Q4營收維持季增軌道
-
2025/11/12 16:37
致新第三季EPS 4.54元,Q4受淡季效應影響,惟毛利率將回升
-
2025/11/12 16:07
佳能機器人及無人機陸續出貨,明年業績比今年好,營收拚突破百億元
-
2025/11/12 15:55
業外助攻,威鋒電子Q3每股賺0.14元,前三季EPS 0.71元
-
2025/11/12 15:31
展碁國際攜手Adobe攻生成式AI商機,引領企業邁向AI創作新時代
-
2025/11/12 15:24
群光Q3本業獲利季增23%,EPS 2.87元,Win11換機潮將推升明年業績動能
-
2025/11/12 15:14
威剛前三季大賺逾一個股本,第四季續旺,全年營收突破500億大關
-
2025/11/12 15:09
和碩前3季EPS 3.42元,GB系列伺服器展開貢獻,明年看旺,德州廠3月投產
-
2025/11/12 15:01
邑錡攜手美軍規星光技術,數位夜視系列首度進軍杜拜航太軍工展
-
2025/11/12 14:52
暑假寶物交易、打工需求熱絡,數字Q3獲利創新高,前三季賺近一個股本
-
2025/11/12 14:44
鴻海Q3三率三升,EPS 4.15元,前三季賺逾一股本,每股盈餘10.38元
-
2025/11/12 10:51
AI加持,被動元件子公司獲利灌頂,能率網通Q3轉盈,全年拚獲利
-
2025/11/12 10:37
聯強Q3EPS 1.54元,看旺Q4業績動能
-
2025/11/12 10:30
毛利率/營益率回升,緯創Q3獲利連四季創高,前三季EPS 6.43元
-
2025/11/12 10:23
AI伺服器與併購珀韻助攻,偉訓Q3營收及獲利成長,EPS 0.76元
-
2025/11/12 09:47
海外新客戶挹注,騰雲Q3雙率雙增,單季獲利創高,前三季EPS 4.38元
-
2025/11/12 08:57
宏達電Q3轉盈、EPS3.88元,前三季EPS 7.88元
-
2025/11/12 08:55
昇達科低軌衛星步量產元年、業績起飛,明年營收拚翻倍
-
2025/11/12 08:45
臻鼎-KY前三季每股賺3.79元,新品和新產能明年到位
-
2025/11/12 08:33
台積電加碼Q3股息至6元,董事會核准149億美元擴產計畫強化長期動能
-
2025/11/12 08:33
祥碩Q3每股賺21.21元,前三季賺52.62元,明年四大動能加持會比今年好
-
2025/11/12 07:53
大聯大Q3 EPS 1.89元、優於預期,董事會通過組織架構調整
-
2025/11/12 07:24
佳世達Q3 EPS0.15元,H2醫療、智能保持正向成長
-
2025/11/12 07:08
邁達特宣布代理Cato Networks,啟動雲端骨幹、資安一體化時代
-
2025/11/12 07:07
中華電前10月EPS 4.2元,搶攻普發萬元及升級5G商機,推精采5G購機方案
-
2025/11/12 07:03
台達電前進聯合國氣候會議COP30,聚焦AI珊瑚復育與綠建築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