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米價衝高考驗高市政府,5公斤4235日圓近歷史高、民眾盼抗通膨對策

2025/11/12 10:39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日本通膨持續跑贏薪資,米價在政府釋放戰備庫存與安撫供給訊息後仍再度走高,對10月21日上任、支持度逾六成的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形成民生與民調的雙重考驗。

日本農產大臣鈴木典一拋出「米券」構想,力求在本月端出抗通膨方案。

最新零售數據顯示,截至10月27日當週,超市5公斤裝稻米平均價達4235日圓(約新台幣847元),年增23%,距離5月的歷史高點4285日圓僅一步之遙;批發端9月(反映新米)均價更升至每60公斤3萬6895日圓,較前月飆36%。分析指,去年的供應錯配與極端高溫陰影猶存,盤商為確保供貨「不計成本」搶米,推升成交價。

米價偏高也推動民間進口意願躍升。即便日本對民間進口米課徵每公斤341日圓的徵收額,但在內外價差擴大下,9月民間進口量較去年同期放大近160倍,帶來「便宜米湧入、糧安風險上升」的新矛盾。內部評估顯示,若無明確過剩訊號,零售價在至明年3月前難見實質回落。

高市政府在照顧消費者與穩定產業之間尋求平衡。一方面討論對特定家庭發放米券以紓困,另一方面將2026年產量目標由本年作期的748萬噸下調至711萬噸,意圖更緊密地對齊供需,避免再現供應誤判;觀察人士指出,重心似有朝生產端與流通端傾斜的跡象,對期待米價回落至4000日圓以下的消費者或屬「不夠友善」。

市場人士表示,產業面臨兩難:農夫普遍認同當前米價偏離基本面,但勞力、設備與能源成本上揚下,若價格迅速回到2024年前水準,利潤將被壓縮,年輕世代更難投入種稻。短期焦點在於政府年底經濟套案的力度與節奏,以及寒冬來臨前是否釋出更具體的庫存與進口調節安排,以穩定消費預期與物價曲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