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傳統產業

東森推AI轉型前三季獲利可期,旗下東森購物獲利創高,ETtoday Q3轉盈

2025/11/10 11:59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東森國際( 2614 )近年積極推動AI轉型成果持續開花結果,隨著東森購物今年前10月每股盈餘(EPS)已達10元,等於賺一個股本,加上第四季為電商購物旺季,法人估東森購物全年EPS可望超越13元以上;而ETtoday新聞雲結束4年虧損,7月起連續獲利,10月單月獲利達1,500萬元,創新高;在媒體、新零售、寵物及美妝等多角化轉投資事業成長下,法人估東森國際前三季獲利有機會創下近年新高。

東森國際旗下東森購物10月單月營業利益達1.64億元,營業利益達14.5%,累計1至10月營業利益達16億元,全年營業利益率維持13%,營業利益目標20億元可望順利達成。

東森購物近年積極拓展新事業,包括商場經營與高端美容品牌REGAL,其中商場事業雖處轉型期,累計虧損約3億多,但已新增15萬名會員,為AI與大數據應用奠定關鍵基礎。高端美妝直營品牌 REGAL在連續虧損五年後,去年已達損益平衡,今年預計將可貢獻獲利約9,000萬元。東森購物預估明年營業獲利將突破 2億元,至於今年前10月EPS達10元,等於賺一個股本,在第四季旺季挹注下,法人估東森購物今年EPS有機會超越13元以上。

東森表示,相關新事業虧損均已納入營業利益中計算,並非隱性虧損。新事業投資屬長期策略布局,預計5年內可達損益平衡。

東森購物自AI導入以來,今年在管銷費用即節省4億元,帶動營業利益率穩定提升至13%∼14.5%。東森推動「AI企業競爭力」計畫,東森集團全年預計發放5,000萬元AI獎金為目標,並於年底針對具AI實作成果的員工調薪,以實際行動獎勵創新。

東森強調,外界對「裁員」的誤解應正名為「降本增效」,這是全球企業AI轉型的共同趨勢。以亞馬遜為例,雖裁員縮編,AI布局助AWS營收創兩年新高。東森指出,AI導入的核心目的在於強化企業競爭力與營運效率,而非單純人力縮減。

在媒體方面,轉投資的ETtoday新聞雲結束4年的虧損,自7月起已開始連續獲利,10月單月獲利達1,500萬元,創新高。員工人數由2023年的561人減至今年10月385人,透過AI導入達成成本控管,今年第三季可望單季虧轉盈,法人預估明年全年可望出現獲利。

至於ETtoday營收來源中,政府機關標案占比不到2%,且皆為公開投標案件,營運成果完全來自市場競爭力,展現AI與內容整合的效益。

而東森寵物事業在AI與數位化整合下營運顯著改善,虧損從3年前的4.6億元、2.9億、去年1.6億,縮減至今年約 5,000萬元,預計明年將全面轉盈。東森表示,AI技術應用不僅提升營運效率,也改善顧客服務體驗,將持續以智能化升級帶動新成長動能。

而東森國際旗下貿易事業部的東森寵物雲目前門市規模達116家,並與擁有 18家院所 的慈愛動物醫院合作,結合醫療、商品與數據服務。東森寵物雲近年導入AI營運分析系統,有效降低人力與庫存成本,提供寵物飼主更即時的健康照護與生活服務。

東森國際旗下的國際美妝生技公司自然美生物科技,積極推動兩岸市場策略聯動。台灣自然美聚焦異業結盟與分潤合作,鎖定高成效、低投入之通路模式;上海自然美則以AI科技導入為核心,推出高端儀器專案「白月光」與「牛奶光」,結合核心產品組合,推動「AI科美」新模式,由於大陸加盟店規模已逾1,700家,法人預估自然美2025年將轉虧為盈。

東森表示,未來將持續以AI科技為核心,結合「AI智慧、美麗、健康、線上線下、娛樂經濟」五大產業方向,推動東森從傳統媒體與零售企業,邁向具全球競爭力的多元智慧生態體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