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傳統產業
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稱匯率是為「競爭力」,估今年出口值維持成長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莊大立今天指出,第四季機械產業成長會比較緩和一點,主要為聖誕節放假,業者生產及投資都會趨緩,談到新台幣匯率則強調升貶幅度不要大起大落,讓業界成本報價可調整。整體來看,今年機械出口產值維持成長;展望2026年,莊大立認為,隨著美中貿易戰和緩,對產業有正向發展。
機械公會今日舉行機械工業八十年史媒體發表會,莊大立會前接受記者採訪,談到新台幣匯率、機械與工具機景氣及關稅。
莊大立指出,第四季雖然有聖誕節放假,業者生產及投資都會趨緩,但今年剩下一季,今年全年機業的產值及出口可望受惠半導體產業的需求熱絡,進而帶動電子設備及檢量測設備的成長,預期機械今年仍可穩定成長,出口產值維持成長,不過,工具機還是不確定性比較多。
針對匯率部分,莊大立指出,要跟競爭者互相比較,他舉例說,假設我們的價位很好,但競爭者更好,這樣也沒用。「匯率不是要為了獲利」,「是為了競爭力」,以機械業來講,可能就是韓國、日本、中國,要跟中日韓價位競爭。
莊大立表示,新台幣長遠還是會有緩升的趨勢,業界必須有心理準備去面對,報價等成本結構就能調整。
莊大立認為,匯率不要突然大起大落,業者會受不了,盼新台幣的走向是趨緩、慢慢貶值或升值。
對於美中貿易戰和緩,莊大立指出,對明年經濟復甦力道是好事,很希望美中衝突不要再重演,但目前關稅尚未抵定,最終會落在多少,業界也都還在觀望,最重要一點是還是雙邊態度要明朗。
機械公會榮譽理事長柯拔希則指出,過去十年國際局勢劇烈變化,包括中美貿易戰、疫情、俄烏戰爭、匯率與關稅波動等,皆對機械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台灣機械業推動智慧製造與AI機械的整合發展,展現高度韌性。他說,沒有機械,就沒有半導體、電動車或自動化生產的落實,AI也要透過機械去執行。
柯拔希表示,機械業面臨的匯率與關稅兩個部分,匯率應與競爭對手日本、韓國同升同貶,不過現在與競爭對手日韓的匯率差接近10%,對出口不利,關稅也是一樣,與其他國家差10%多,在匯率與關稅這兩個不公平因素下,機械、工具機業者營運非常辛苦,還是希望這個產業能持續並長期發展。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