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傳統產業

2026年預拌混凝土銷量雖下滑,惟高端低碳產品比重拉高、維持獲利

2025/10/28 13:37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受政策打房及缺工影響,建築開工率下滑連帶拖累預拌混凝土出貨表現,亞泥( 1102 )旗下亞東預拌總經理金崇仁表示,今年國內公共工程發包較去年減少,加上民間建案受全球政經情勢及打房政策影響,預估國內預拌混凝土出貨量約略減3%至5%,2026年將持續下滑5%至8%,不過,業者仍可透過提供高單價低碳高端產品與科技廠辦專用預拌混凝土來維持獲利。

自去年9月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起,住宅市場買氣大降,加上銀行放貸態度趨嚴,促使建商購地腳步明顯放緩,導致今年前8月國內核發建照樓地板面積年減17%。金崇仁指出,目前國內預拌混凝土出貨占比,公共工程約20%,其餘70%為民間建案(公共工程、住宅、商辦/廠辦),預估今年全台預拌混凝土出貨量約在4700萬立方米,與去年4708萬立方米相仿,約略減少3%至5%。

按照目前工程發包進度來看,2026年公共工程案量將較今年增加,惟民間建案量恐持續衰退,而缺工問題嚴重連帶影響到建築開工率,因此,預期2026年預拌混凝土銷量將持續年減5%至8%。

由社團法人台灣混凝土學會(TCI)推薦參加美國混凝土學會(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ACI)「Excellence in Concrete Construction Awards」的兩項工程,該獎項被譽為「混凝土界奧斯卡獎」,國立臺灣大學人文館與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機坪工程,分別榮獲中層建築類與地坪工程類優良獎殊榮。身兼TCI理事長金崇仁說,將看不見的結構轉變為看得到的價值,混凝土在營建成本中可能不到 7%,但對結構的影響卻非常大,台灣與日本都位處地震帶,一旦地震發生,即是考驗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

他舉出先前財政部針對進口越南水泥課徵反傾銷稅,對國內水泥、預拌混凝土產業即有正面意義,國內要徵收碳排,進口水泥卻不用,即是不公平競爭,此外,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原料,也就是品質的代表,進口水泥成份標準不一,目前國內水泥業者台泥、亞泥一年處理超過200萬噸廢棄物,未來處理量還可再增加一倍以上,真正做到減碳循環經濟、資源再利用。

雖然目前國內低碳水泥/混凝土銷量占比仍低,但各大水泥廠均已備妥方案,順應全球低碳趨勢,低碳水泥量只會越來越大,根據美國發展趨勢來看,未來3至5年內,低碳水泥有可能取代目前卜特蘭Ⅰ型水泥,低碳水泥其強度比一般水泥要高,且其物理化學特性和抗震特性都比較好,價格也沒提高,符合低碳的趨勢。而目前民間建案對低碳水泥/混凝土接受度高,反而公共工程用量較少,期盼未來公共工程在法規上可以進行調整,增加低碳水泥/混凝土用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