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中華
IMF示警中國經濟前景黯淡,製造出口動能逼近極限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最新評估相當黯淡。該組織不僅認為該國經濟「正瀕臨債務—通縮循環」,還指出其產業補貼支撐下的龐大製造業出口難以為繼。
在本週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中,IMF對中國經濟的預測與7月份發布的前次評估持平。該機構認為中國今年的增速在4.8%,低於北京5%的目標。而明年更將進一步放緩至4.2%。
不光是數字,IMF對中國經濟品質的看法更加悲觀,聲稱中國的前景依然疲弱。房地產泡沫破裂已經四年多,但房地產市場仍未站穩腳跟。房地產投資持續萎縮,與此同時經濟走到了債務-通縮循環(Debt-deflation)的邊緣。
更令人擔憂的是,很難看出製造業出口對中國增長的強勁貢獻能夠如何持續。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對製造業的大規模補貼已經達到極限,且加劇了經濟中資源的嚴重錯配。
IMF對中國產業補貼的財政和隱性成本進行了量化分析。該組織估算,中國自2011年以來每年投入約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GDP)4%的資金扶持半導體、電動汽車和高科技製造等重點行業,形式包括了現金、稅收優惠、信貸和土地等。
這些政策幫助了中國在部分產業占據主導地位,但同時也帶來重複建設和投資過剩,因為各地政府競相增建電動汽車工廠和太陽能電池板項目。
總體而言,IMF總結稱這些政策扭曲了全產業的資源配置,由此壓低了中國的生產率。IMF估算,中國的產業政策已導致生產率下降約1.2%,而給GDP造成的降幅更是多達2%。
相關新聞
-
2025/10/17 13:21
安能物流收到財團提出私有化建議,或將從港交所退市
-
2025/10/17 12:19
中國最新一週港口鐵礦砂庫存1.33億噸,較上週升0.6%
-
2025/10/17 12:10
潘功勝會見世界銀行與非洲開發銀行行長,就多邊合作等議題交換意見
-
2025/10/17 11:49
陳茂波稱匯豐承諾投資數十億美元,私有化恆生銀行過程不裁員
-
2025/10/17 11:11
在岸與離岸人民幣盤中匯價升貶互見,市場關注中美摩擦與資金面
-
2025/10/17 10:43
大摩報告稱,比亞迪庫存消化接近尾聲,海外市場或接棒成長引擎
-
2025/10/17 10:03
港股IPO爆潮!逾200家公司搶登場,恆指年漲近三成
-
2025/10/17 09:25
PwC遭香港監管機構譴責並罰款,涉多項審計缺失
-
2025/10/17 09:23
天境生物計畫香港IPO,更名為NovaBridge Biosciences啟動雙重上市
-
2025/10/17 08:55
荷蘭政府控制安世半導體,中國商務部籲糾正錯誤做法維護供應鏈穩定
-
2025/10/17 08:50
中國商務部批美方破壞經貿會談氛圍,特別港務費屬被動反制
-
2025/10/17 08:48
阿里巴巴副總裁稱電商業務AI投資已達收支平衡,料雙11GMV顯著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