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內財經
Kemira 2025 年水資源指數揭示水資源抗逆力存嚴重弱點,消費者應急準備不足情況令人憂慮

赫爾辛基2025年10月16日 /美通社/ -- 為水密集型產業提供可持續化學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 Kemira,今天正式發佈《Kemira 2025 年水資源指數》。《Kemira 2025 年水資源指數》結合國際研究、專家分析和消費者洞見,報告重點指出,各地區必須採取緊急行動和更有效的策略以加強水資源安全,尤其對正面臨日益嚴峻氣候及水資源相關壓力的地區而言,更顯迫切。
《Kemira 2025 年水資源指數》根據 21 項精心挑選的指標,並審閱超過 300 個數據來源,對 10 個歐洲國家和 10 個美國州份的水資源抗逆力進行排名,按抗逆力由高至低排列。此排名有助決策者、公用事業機構、商界及消費者了解水源安全地區、評估應急準備程度,並識別風險最高的社區。
我們的研究發現,在現今世代,大眾不但未能對獲取潔淨食水感到安穩,反而對有毒污染物和乾旱、水災等天氣災害的憂慮正與日俱增。許多人同時質疑地方政府及公用事業機構有否採取足夠措施,保護社區免受水相關問題的影響,」Kemira 執行副總裁,Tuija Pohjolainen-Hiltunen 表示,「對水務業界而言,《Kemira 水資源指數》印證了社區對保育本地水資源的公眾教育、針對水利基建的關鍵投資,以及由政府牽頭為未來作準備的行動,均有迫切需求。」
主要研究重點
食水供應與其脆弱性:由於極端天氣事件和水源中人為污染物的水平因地區而異,《Kemira 水資源指數》調查點明了哪些與水相關的問題最令公眾擔憂。
綜合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人 (91%) 對其所在地區與氣候變化相關的問題感到擔憂,而全球氣溫上升是美國 (54%) 和歐洲 (59%) 受訪者的首要關注點。
隨著氣候憂慮加劇,超過一半 (53%) 的受訪者認為他們所在的地區尚未就氣候相關挑戰作好準備。
超過一半的受訪者 (62%) 曾親身經歷與水相關的問題,例如水災 (20%)、乾旱 (16%) 或供水服務完全中斷 (12%)。
許多受訪者 (85%) 期望當局投放更多資源為其社區應對水災作準備,並有 (84%) 受訪者認為他們所在的地區應改善對未來乾旱和缺水問題的規劃。
在水污染方面,細菌或病毒是美國和歐洲最多受訪者的首要憂慮(分別為 40% 和 39%)。
相比藥物或藥品殘留(分別為 19% 和 21%),更多美國和歐洲的受訪者憂慮 PFAS 或「永久化學物」(分別為 22% 和 27%)。
用水與管理:各地區的用水行為和偏好因應當地文化及主要行業而大相逕庭。家庭正努力以顯而易見的方式節約用水,但結果反映出公眾明顯缺乏關於有效監察如何幫助人們更可持續地管理用水方面的教育。
只有 26% 的美國受訪者信賴並以自來水為主要飲用水源——這與歐洲形成鮮明對比,在10個國家的受訪者中,有 70% 的人更喜歡飲用自來水。
絕大多數受訪者 (91%) 表示在家中採取了一項或多項節水措施——然而,超過三分之一 (36%) 的人並無監察其家居用水量。
歐洲和美國受訪者的主要節水習慣包括刷牙時關掉水龍頭(分別為 65% 和 49%)、集齊一機衣物或碗碟才使用洗衣機及洗碗機(分別為 54% 和 42%)以及縮短淋浴時間(分別為 52% 和 41%)。
在使用自來水方面,更多歐洲受訪者用它來煮食 (86%) 和清潔家居 (77%),多於美國受訪者(分別為 68% 和 58%);數據亦顯示,更多美國受訪者使用自來水照顧寵物 (39%) 和澆灌花園或草坪 (35%),多於歐洲受訪者(分別為 29% 和 27%)。
風險、政策與觀感:政府在水資源抗逆力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從執行法規、制定有效規劃以至推行公眾教育,其政策最終決定了水資源風險會否演變成危機。
儘管對水風險有重大擔憂,但各地的家居應急準備程度卻出乎意料地低——只有 7% 的美國受訪者和僅 4% 的歐洲受訪者表示他們已制定周詳的水資源應急計劃,並有大量的後備食水或替代水源。
近半數的歐美受訪者共同認為,政府主導的措施在應對水災 (47%) 和規劃乾旱 (46%) 方面有待改善。
兩大洲的大多數受訪者 (77%) 支持對工業實施更嚴格的用水規定。
然而,雖然 69% 的歐洲受訪者贊成強制規定家用電器的用水效益標準,但 66% 的美國受訪者表示反對。
能力與投資:《Kemira 2025 年水資源指數》顯示,像挪威及其北歐鄰國這樣以其具前瞻性的規劃及投資而聞名的國家,在水資源抗逆力方面表現出色。反之,當供水系統和基建被忽視時,社區將面臨更大的風險。
無論在管道、水庫和水處理等基建的實際投資如何,只有 17% 的歐洲國家受訪者和 27% 的美國受訪者對其所在地區給予高度評價,反映出相關工作仍需加強。
消費者本身未必願意透過繳交更高水費來作出貢獻,只有 11% 的歐洲受訪者和 22% 的美國受訪者表示願意為優質食水支付更高費用。
然而,超過一半的美國 (58%) 和歐洲 (54%) 受訪者表示,他們的消費決定有機會受到產品「水足跡」資訊的影響。
大部分歐美受訪者 (72%) 共同支持其政府立法規定所有新住宅和建築物必須安裝節水裝置。
「公用事業機構一直致力在遵從決策者制定的動態規則及要求的同時,投資於技術改良,並維持相宜的用戶成本,當中困難重重,」Pohjolainen-Hiltunen 補充說,「單靠他們並不足夠。因此,政府和公用事業機構必須合作,在氣候危機惡化前,制定監管標準以保障食水安全並升級系統。企業和消費者也必須盡一己之責,在家庭和社區中培養『惜水』習慣,以守護我們最珍貴的資源。」
相關新聞
-
2025/10/17 23:07
【老謝開講】晶片力即國力!
-
2025/10/17 07:02
第15屆臺北公司治理論壇圓滿落幕,近700人參與
-
2025/10/17 07:01
大行上市啟新程:大金生產線盛大啟動,共繪發展新藍圖
-
2025/10/17 07:00
Bank of America 公佈 2025 年第三季財務業績
-
2025/10/17 07:00
全球機器人服務智能體領軍企業雲跡科技成功登陸港交所
-
2025/10/17 07:00
Taboola旗下Realize成長動能強勁!擴大與Time、USA TODAY等媒體夥伴合作拓展原生廣告版圖
-
2025/10/17 07:00
SuperX發佈由NVIDIA GB300晶片驅動的機架級AI平臺,重新定義資料中心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