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內財經

【老謝開講】居高思危的省思─超漲股要接受基本面挑戰

2025/10/1 11:20

台股在台積電( 2330 )帶領下,不知不覺中漲到26,394.03,對比川普4月祭出關稅,台股最慘跌到17,306.97,在這半年之中,加權指數已經拉升了9,087.06,台股不但越過24,416的前波高點,而且直奔三萬點,現在大家心中最關切的是台股漲這麼多,會不會崩盤?也有人用另一種期待的心情問,台股還有什麼可以買?

指數到了26,000點,市場多空並陳是必然,這是懼高症,這個月,我遇到兩個樂觀的人,一個是技術分析的波浪專家杜金龍,他預測台股會漲到34,600,看起來他很有把握,這個禮拜我邀吳嘉隆上年代,他說全台灣他最早講台股會上三萬,最近離開國泰投信的張錫也說台積電隨時都是好的買點,這是樂觀的看法。



這一波半導體股大贏家

當然也有悲觀的看法,現在連Fed主席鮑爾都質疑美股漲太高,有泡沫成分,這個質疑泡沫的聲音都集中在AI,這一波Nvidia宣布投資1,000億美元ChatGPT,而ChatGPT又下了3,500億美元資料中心建置的單子給Oracle,還有1,600億美元給Google,形成新一輪的軍備競賽,讓這些參與AI的企業都水漲船高,最近繼輝達之後,Apple宣布投資Intel,也讓Intel股價衝到34美元以上,市值跑到1,589億美元,在美國以補貼作股,加上ARM、Nvidia、Apple加持,Intel市值幾乎增加一倍,成為這一波半導體股的贏家。這一次費城半導體指數跑到6,374.34,重點在Nvidia、AVGO、TSMC股價在高檔不墜,還有美光、Intel股價大漲的助力。

除了美國的AI建置不停歇,這一周阿里巴巴也宣布投資3,800億人民幣投入AI建置,京東跟進喊出兆元人民幣投資AI,中國在AI的大奔流中,阿里迎回馬雲,也讓股價不斷上衝,阿里在美國的ADR股價跑到176.44美元,市值4,206億美元,從谷底62.5美元翻起,漲幅十分驚人。

這一波中國從DeepSeek展開AI的造山運動,中國宣布禁止輝達的H20,傾全力投入芯片自主化,小米宣布十年造芯計畫,不惜一切代價要擁有先進晶片技術!在這個造山計畫下,寒武紀搖身一變成為中國的輝達,股價一度奔向1,595.88人民幣,市值超過6,000億人民幣。除了寒武紀,中國在成熟製程兩家代表性的半導體上市公司中芯國際(688981.SH)及華虹(688347.SH)股價都全面大漲;中芯在香港的H股從17港元漲到78.25港元,市值6,130.25億港元,A股從36.2狂漲到137.9人民幣,市值到6,659.73億人民幣;華虹的H股從17.28漲到68.25港元,市值到1,330.6億港元,如果比較一下基本面,中芯上半年營收44.56億美元,淨利3.21億美元,EPS0.04美元,華虹營收11.07億美元,淨利1,170萬美元,如果換算成新台幣,中芯上半年營收1,350億,淨利97億,華虹營收335.42億,淨利3.54億,如果拿台灣的半導體公司來比,聯電( 2303 )上半年營收1,166億,小輸中芯184億,但聯電淨利175.59億,多出中芯72%,但中芯A股市值就超過4兆台幣,聯電只有5,631.5億元,最近聯電股價有一點落後補漲,看起來市值實在落後太多。力積電( 6770 )和華虹可能同一等級,但華虹市值1,220.58億人民幣,超過4,000億台幣,力積電經過一波上漲,終於拉上23元,但市值只有967億元。



記憶體股上漲有理?

如果拿中國全力培植的芯片股來跟台灣比,台灣的力積電、聯電、世界先進( 5347 )會覺得很委屈,這一波美國發起搶救Intel行動,川普領軍,大家都表態,已讓Intel股價漲了近一倍。最近HBM狂熱,南韓的Hynix從73,100韓元大漲到36.4萬韓元,已經漲了好幾倍,美光(MU)躍升為HBM第2大企業,股價一下子從61.54漲到170.45美元,身價翻了好幾番。

這一波記憶體旋風也衝擊到台灣的記憶體,華邦電( 2344 )從13.2元漲到36.85元,漲了不止一倍,虧損累累的南亞科( 2408 )也大漲到84.5元,力積電最慘11.95元,這回漲到24.7元,連茂矽( 2342 )也漲到36.8元,茂矽在記憶體比重已低,也跟著上漲。

這一波A股的表現也助漲了台股,像鴻海( 2317 )持有84%的工業富聯(601138.SH)漲到74.72人民幣,市值到1.36兆人民幣,已超過5兆台幣,這也推升了鴻海股價一度來到231元。最近臻鼎KY( 4958 )漲了一波,背後也有鵬鼎(002938.SZ)的助力;最近滬電股份(002463.SZ)漲到84.45人民幣,市值跑到1,436億人民幣,也讓持股11.93%的楠梓電衝上116元,甚至中國PCB股王勝宏科技(300476.SZ),這次的股價從12.44人民幣衝到355人民幣,勝宏大肆從滬電挖角,並且大力添購設備,牧德( 3563 )的營收、獲利在今年上半年大成長,勝宏科技的下單是很重要的助力。

股價指數漲到這裡,還能不能買?要看背後的基本面,今年前十大市值企業最令人驚奇的是台達電( 2308 ),股價從275元漲到917元,市值跑到2.3兆,打敗聯發科( 2454 ),成為全台第三大市值企業,除了業績大成長,台達電在AI建置的整個角色愈來愈重要。還有值得一提的是台達電占6到7成的泰達電(Delta),半年多前,泰達電股價一度跌到51.25泰銖,這回漲到173.5泰銖,市值跑到2.058兆泰銖,泰達電的大漲也增強了台達電的實力。(全文未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