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中華

搶攻AI新賽道,阿里雲雲棲大會首展高密度AI伺服器

2025/9/24 08:44

【財訊快報/陳孟朔】2025年雲棲大會於週三(24日)在杭州揭幕,主題為「雲智一體·碳矽共生」,焦點落在阿里雲的硬體與AI應用全方位展示。阿里雲將首度公開單櫃支援144個運算節點的高密度AI伺服器,以及新一代高效能網路架構HPN8.0,並展示超大規模集群、分布式訓練、推理加速等能力。

除了硬體,阿里雲旗下通義大模型將推出「全尺寸、全模態」的開源矩陣與最新模型;魔搭社群則展現逾7萬個模型、1,600萬名開發者的龐大生態。現場更有上百家企業AI落地實踐案例、200多個智能體(Agent)應用與300款AI終端產品登場,全面體現「模型+場景」的產業協作模式。

在應用端,阿里生態鏈的多家軟體公司集中展示智能體解決方案。新致軟件以「新致新知人工智慧平台」為核心,推出金融、司法、汽車等行業的專用Agent產品;中科軟在保險、政務、醫療衛生多領域推進AI應用,包括智能客服、理賠輔助與醫療識別;博彥科技則透過「AI計算平台」與「Agent平台」,快速為金融與多產業部署解決方案。

硬體領域亦加速推進。天風證券指出,阿里在CPU+GPU雙自主路線上已有深厚沉澱,RISC-V生態與平頭哥GPU形成差異化優勢。阿里最新財報顯示,今年首季在雲與AI基建上的資本開支高達386億元人民幣,年增220%,顯示其在算力與資料中心持續加碼。

生態鏈公司同步布局。芯原股份RISC-V半導體IP已導入逾20家客戶,並收購芯來科技以補強CPU IP;海光資訊深化與整機廠商合作,加快AI訓推一體機導入;數據港與潤澤科技分別在全國佈局數據中心,半年內新增交付超220MW算力資源,呼應「東數西算」政策。

市場人士認為,阿里雲透過「硬體+軟體+生態」三位一體策略,加上AI基建與智能體應用雙輪驅動,有望進一步鞏固其在中國公有雲與AI產業的領先地位,並在新一輪全球AI浪潮中掌握主動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