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 >央行動態
Fed理事米蘭等三位官員建議通膨目標改採區間制,取代單一2%目標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聯準會(Fed)內部出現新聲音,三位官員認為將通膨目標設為區間,比維持單一2%目標更具彈性。本週在不同場合發表類似觀點的,包括Fed理事米蘭(Stephen Millan)、理事鮑蔓(Michelle Bowman),以及亞特蘭大聯邦銀行總裁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
目前Fed仍維持2012年以來明確的2%通膨目標,並於8月完成的五年一次決策框架評估中,並未將調整目標列入討論。然而,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大力施壓降息,且現任主席鮑威爾任期將於明年5月屆滿,市場開始揣測新領導層下,Fed是否會進行結構性調整。
川普盟友、短期過渡性加入Fed的川普關稅策畫師米蘭指出,過度精確的通膨目標可能導致政策陷入「微觀管理」,建議重回2012年前「低而穩定物價」的概念,而非鎖定單一數字。不過,他強調,在任何調整之前,必須先讓通膨率回到2%。
2018年由川普任命的鮑蔓則在肯塔基州銀行家協會年會上表示,若採用通膨目標區間,能避免市場與決策者對單一數據過度反應。雖然她淡化短期內會有政策變動,但認為「展開對話始終重要」,她同時也是外界點名可能接任鮑威爾的熱門人選之一。
博斯蒂克則在Macro Musings播客中指出,公眾往往誤解Fed對2%目標的精確程度,他願意考慮改採「區間式」目標。他舉例說,理想的範圍可能設定在1.75%至2.25%,既保有彈性,又能防範通膨壓力過度累積。
市場人士認為,這些官員釋放的訊號,顯示Fed內部對長期框架存在討論空間。在鮑威爾任期倒數、川普即將重塑決策團隊的背景下,未來是否打破2%單一目標,恐成為美國貨幣政策的重要變數。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