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美股

美能源部長看好核聚變商轉,Energy Fuels等鈾礦股週一狂飆逾一成

2025/9/16 12:05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能源部長懷特(Chris Wright)近日在維也納國際原子能機構會議上釋出兩大訊號,既宣布美國將擴大戰略性鈾儲備,亦強調核聚變發電有望在未來8年至15年間實現商業化,為全球清潔能源版圖帶來革命性改變。

懷特指出,美國目前94座核反應堆中,約有四分之一的濃縮鈾依賴俄羅斯供應,這些反應堆提供全美約20%的電力。若俄羅斯供應中斷且缺乏替代方案,恐危及約5%的電力輸出。為此,美國正「全力以赴」重建核燃料供應鏈,擴大鈾儲備已是迫在眉睫。受此消息激勵,週一美股鈾礦股集體暴漲,Energy Fuels(美股代碼UUUU)週一飆漲15.84%至13.82美元,Uranium Energy(美股代碼UEC)與Cameco Corporation(美股代碼CCJ)各大漲10.95%和10.51%。

在推動核能穩定發展的同時,Wright更提出核聚變發電的樂觀展望。他表示,基於2022年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首次實現核聚變「淨能量增益」的重大突破,核聚變商業化發電有望在8年內實現,最遲不會超過15年。這一進展標誌人類距離幾乎無限清潔電力的目標更進一步。

核聚變被譽為「終極能源」,能模擬太陽與恆星的能量產生機制,具備無碳排放、無長期放射性廢料的優勢。這也吸引了包括貝索斯、比爾.蓋茨與Peter Thiel在內的知名科技巨頭投入數十億美元,加上主權基金與開發銀行的資金支持,市場對核聚變前景的信心正迅速提升。

然而,相較於歐盟平均2.5年的鈾庫存與中國高達12年的儲備,美國能源企業僅能維持14個月的平均存量,缺口顯而易見。白宮已下令加快小型模組化反應堆的部署,首批模型預計明年進入測試,並透過公私合作模式吸引更多投資,加速供應鏈重建。

市場解讀,美國同時推進鈾儲備與核聚變商轉的雙線策略,既是為了擺脫對俄依賴,也旨在卡位未來清潔能源新格局。分析師認為,鈾價在全球供應緊縮背景下將持續高位運行,美國鈾礦股可望成為最大受益者,而核聚變若如期商轉,將掀起能源市場顛覆性的重估浪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