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科技產業

本土先進封測設備G2C+聯盟,釋出產業發展四趨勢,已就位啃食商機

2025/9/8 16:47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本土首個半導體先進封測設備商聯盟G2C+,今日舉行五週年暨半導體展前餐會提到,AI依舊是產業發展主軸,而細部的部分,則看到四個趨勢,包括第一,Foundry持續積極跨向3D封裝,第二OSAT(封測廠)發展非T非N新走向,第三產業界線模糊化,包括晶圓跨封裝、載板與PCB互跨,以及第四,Foundry發展先進封裝釋出更多In-situ的同測AOI商機等,而現下這些趨勢給了本土設備商很特別的機會,G2C+聯盟也都就位,更已經開始啃食相關商機。

台灣半導體設備產業正迎來歷史性轉折。由志聖工業、均豪精密與均華精密於2020年共同成立的 G2C聯盟,今年邁入第五年,已成為台灣唯一聚焦先進封裝的設備聯盟。聯盟自成立以來不僅整合國內供應鏈能量,更積極推動在地化設備發展,五年間市值從不足百億元一舉成長逾五倍,成為AI浪潮下快速崛起的本土半導體設備商。

展望後續,AI的持續擴張正驅動半導體產業進入新一輪高速成長,從基礎建設到應用服務,皆需仰賴更精密的先進封裝。法人數據顯示,2023年至2028年間全球AI基礎設施市場年複合成長率高達78.4%,至2033年整體AI市場規模更突破千億美元。G2C三家,志聖專精壓合、貼膜、撕膜、烘烤、電鍍前處理等技術,均豪聚焦檢測、量測與研磨拋光,均華則在Bonder與Sorter平台上具備突破,三方已經提前卡位在CoWoS、SoIC、WMCM、Hybrid Bond等新製程站點上。

展望後續,志聖提到,目前看到幾個很明顯的產業發展趨勢,第一,Foundry持續積極跨向3D封裝,加上設備本土化趨勢確立,如某晶圓代工大廠要求的本土化供應目標是六成。第二,截至今年,AI主流趨勢都集中在某晶圓代工大廠與某美系AI晶片大廠,但展望明年,多家CSP的ASIC晶片都將大舉到位,整個AI晶片市場將進入百花齊放的階段,也因此OSAT(封測廠)發展上,已經開始佈局非T非N。

第二,第三產業界線模糊化,包括晶圓跨封裝、封裝跨載板、載板與PCB互跨,包括晶圓廠跨向封測廠、封測廠跨向晶圓級先進封裝、封測廠發展非載板封裝,以及最近很夯的議題CoWoP等。第四,因為先進封測難度高,Foundry為此可望釋出更多In-situ的同測AOI商機給本土測試機廠。

綜合上述四點正在發展的產業趨勢,志聖強調,整個G2C+聯盟也都就位,甚至已經開始接獲相關領域的訂單,後面效益可望更大。該聯盟提到,AI浪潮帶動先進封裝需求全面升級,無論是CoWoS光罩尺寸放大、SoIC技術量產,或是HDI for AI的迭代,皆需要更高精度、更高效率的設備支援。G2C聯盟成將持續聚焦AI產業鏈,深化研發與在地化供應鏈優勢,攜手推動台灣設備自主化,希望合作共榮迎接未來十年的倍數成長。

該聯盟也補充,過去三年,晶圓大廠向下整合、OSAT向上延伸的「Foundry 2.0」趨勢已逐漸成形,台灣設備廠的角色顯得更為關鍵。G2C聯盟透過跨持股合作,深化研發能量,目前聯盟總人數已逾1,700人,其中研發人力佔比高達三成以上。均豪近期更因半導體營收比重突破五成,成功轉型並被櫃買中心調整為半導體類股。同時,聯盟也攜手外部夥伴合作,例如昇陽半導體,雙方在研磨、電漿設備等新製程站點展開協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