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川普關稅文件「減負」不成反「加碼」,美企怨聲載道

2025/9/8 08:39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不斷強調要「大砍繁文縟節」,為美國企業(美企)鬆綁。但在實際操作中,關稅制度卻讓企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合規重擔。尤其是中小企業,如今面臨追蹤來源、填寫冗長文件的沉重壓力,原本期待的「減負」,反而變成新的「加碼」。

外電報導,業界人士指出,川普的高關稅政策要求進口商對產品組成及來源提供詳細證明,從鋼鐵、鋁材到摩托車零件、嬰兒用品,幾乎無一倖免。即使是除臭噴霧、洗髮水等看似與金屬無關的產品,也可能被要求提交溯源文件。若無法證明鋁材來源,海關將直接假定其來自關稅最高的俄羅斯,並課徵200%懲罰性關稅。

這些要求對中小企業尤為沉重。愛達荷州的Zamp Racing執行長感嘆,他在行業耕耘40年,「從未見過如此複雜的流程」。貿易顧問形容,如今的合規環境宛如「凌遲處死」,每一批貨物的文件處理需耗費一到三小時,更複雜的案例甚至要十小時以上。結果是企業經營成本飆升,投資計畫延宕,經營不確定性加劇。

專家指出,這與川普去年競選時「簡政放權、釋放活力」的承諾形成鮮明反差。雖然政府在環保、金融、勞動與多元化等領域確實刪減了部分規管,也提供資本支出抵扣等稅務優惠,但關稅帶來的合規壓力與貿易不確定性,抵消部分政策紅利。

總體而言,美國企業界對川普的情緒已從最初的期待,逐漸轉向不滿。正如一位報關顧問直言:「減少了監管,卻在關稅上製造出更多負擔,企業感受到的不是鬆綁,而是更沉重的枷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