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 >法人報告
大華銀行看好人民幣市場,惟海外供應有限對業務成長構成挑戰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加坡大華銀行方面表示,越來越多的地區經濟體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和支付,但人民幣在海外市場的供應有限,這給大華銀行的營運帶來挑戰。
大華銀行的中國和香港交易銀行部主管袁泉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為了提高人民幣流動性,新加坡第三大銀行大華銀行除了籌集更多存款,還轉向發行熊貓債券,並在外匯利率交換市場增加活動。
大華銀行駐上海的袁泉表示,儘管大華銀行盡力獲取更多存款,但還是不能滿足業務成長需求。中國與東南亞之間的貿易總額中約有20%以人民幣結算,而且這一比例可能還會繼續上升。
根據中國央行最新的可得數據,離岸人民幣存款金額有限,截至2023年底中國境外人民幣存款僅約1.5兆元人民幣(2,090億美元),而境內銀行體系人民幣存款約為321兆元人民幣。
大華銀行的經歷凸顯了更廣泛的市場錯配,其背景是,在美國提高關稅和中國參與日益加深的情況下,企業正在考慮放棄美元。在去美元化趨勢日漸成形之際,電子商務和電動汽車等新興技術在亞洲內部的貿易激增,進一步刺激了對人民幣的需求。
今年6月份大華銀行加入中國人民銀行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成為直接參與者,此舉有助於加快客戶交易速度,提高結算效率。泰國的盤谷銀行(Bangkok Bank Pcl)也是當時加入的六家銀行之一。這個系統在2015年推出,旨在推動人民幣的國際使用。
在美國關稅戰背景之下,中國和東南亞的地區貿易維持強勁。根據中國海關數據,今年前七個月,中國與東協十國的貿易額接近6,000億美元,而2024年全年貿易額為9,823億美元。
根據大華銀行對SWIFT數據的分析,2023年和2024年,泰國和印尼的人民幣計價交易額每年都激增約70%。因此儘管存在人民幣供應不足問題,但是大華銀行的袁泉仍然對長期前景持樂觀態度。他表示,估計未來十年人民幣市場將大幅成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