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美股

再傳折價籌資+資金壓力考驗,英特爾股價週三暴跌近7%

2025/8/21 08:04

【財訊快報/陳孟朔】英特爾(Intel,美股代碼INTC)股價繼上日急彈1.65美元或6.97%後,週三急吐1.77美元或6.99%,收報23.54美元,退回8月13日以來最低,淪為費城半導體指數、標普500及那斯達克100三大指數拿下「最大魯蛇」頭銜,今年來漲幅縮小至17.41%。

媒體報導,英特爾正在與其他大型投資者洽談,以折價方式進行股權注入。這距離該公司上週自軟銀(SoftBank)取得20億美元資金援助僅僅數日,顯示其財務壓力尚未緩解。知情人士透露,新一輪融資可能以更低估值進行,市場憂慮股東持股遭稀釋,引發投資人拋售潮。

英特爾近年為拓展合約製造業務大舉投入數十億美元,企圖追趕台積電( 2330 ),但在先進製程落後情況下仍陷於苦戰。龐大資本支出拖累資產負債表,外界質疑其轉型能否成功。分析師指出,若英特爾持續依靠外部資金「輸血」,將進一步削弱市場信心。

對比之下,台積電ADR週三再追低1.76%,跌幅明顯小於英特爾,凸顯兩家公司在競爭中的處境差異。市場觀察人士認為,英特爾要重獲投資人信任,必須證明其先進製程與代工訂單能有突破,否則短期內股價仍將承壓。

高盛分析師直言,英特爾頻繁依賴外部融資,顯示其自由現金流不足,且折價發股恐導致「價值稀釋—信心惡化」的惡性循環;該行將英特爾評級維持在「中立」,並下修目標價至25美元。摩根士丹利(大摩)則更為悲觀,指出英特爾代工業務「遠未達到規模經濟」,長期毛利率難以恢復至過去水準,評級維持「減碼」,認為股價短期恐在20美元至22美元區間尋求支撐。巴克萊則提醒投資人,雖然英特爾仍擁有龐大的PC與伺服器客戶群,但若未能加快技術追趕速度,「恐在AI晶片時代被徹底邊緣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