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中華
中國高能鋰電池技術躍升全球領先水平,美中新能源技術競爭加劇

【財訊快報/陳孟朔】新華社報導,中國在新能源電池技術領域再度取得重大突破,天津大學科研團隊攜手合作夥伴,研製出能量密度超過每公斤600瓦時的軟包電芯,以及每公斤480瓦時的模組電池,性能指標較現有鋰離子電池直接提升2至3倍,意味著在續航力與儲能效率上邁入新階段。該成果於8月13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凸顯中國在高能量密度鋰電池的技術研發已進入全球領先梯隊。
這項成果的核心在於首創的高能金屬鋰電池電解液「離域化」設計理念,突破傳統電解液必須依賴主導溶劑化結構的瓶頸,使電池在提升能量密度的同時兼顧循環壽命、安全性與低溫性能。天津大學團隊經過數年技術攻關,最終實現了能量密度與綜合性能的雙重躍升,對於電動車、長航時無人機、大型儲能等領域均具顛覆性應用潛力。
在全球新能源技術版圖中,美中長期處於激烈競爭格局。美國企業在固態電池、快充技術與高端電動車電池管理系統(BMS)領域仍具先發優勢,並透過專利封鎖、原材料供應鏈掌控與政策補貼,加強對產業鏈上游的控制。然而,中國憑藉完整產業鏈優勢、政策支持與龐大內需市場,在鋰電池能量密度、成本控制及量產能力上已與美國分庭抗禮。近年,中國電池企業在國際市場的滲透率持續攀升,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龍頭甚至成為歐美車企的重要供應商。
此次突破或將進一步改變雙方的競爭態勢。若中國能將該高能量密度鋰電池快速推向商業化,不僅可顯著延長電動車續航里程、縮短充電間隔,還可能在大型儲能與航空動力領域開闢新市場,對美國相關企業構成壓力。美國雖在高端技術上仍有壁壘,但面對中國在產品量產速度與成本優勢上的進逼,勢必要加快新一代電池技術的商業落地步伐,以免在新能源競賽中被迫轉守為攻。
綜合來看,這項成果不僅是中國科研實力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意味著美中新能源領域的技術較量正向更高門檻、更快節奏演進,全球電池市場的競爭版圖或將迎來新一輪洗牌。
相關新聞
-
2025/8/14 16:10
央企出手救房市?中國監管傳擬動用3000億人民幣再貸款助去庫存
-
2025/8/14 14:15
中國將啟動數據產業集聚區試點,推新質生產力與數據要素市場建設
-
2025/8/14 14:15
花旗估,中國或推更多需求導向政策,聚焦提振名目增長與反內捲
-
2025/8/14 14:15
DeepSeek新模型R2傳因華為晶片訓練失敗延後發布
-
2025/8/14 09:31
中國示警輝達H20晶片恐涉國安風險,騰訊、百度等科技巨頭遭約談
-
2025/8/14 09:15
理想汽車9月i8交付目標逾8,000輛、力拼1萬輛
-
2025/8/14 08:54
中國7月貸款現20年首衰,人行主管媒體籲勿過度炒作短期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