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生技產業
長聖7月營收年增17.1%創同期新高,新世代外泌體In Vivo CAR-T外界關注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長聖國際生技( 6712 )7月業績搶先出爐,自有細胞療法CDMO製備與儲存服務動能穩定增長,單月合併營收達8,221萬元,年增17.1%、月增1.65%,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累計1至7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4.8億元,年增率達16.8%。而利用「外泌體」作為載體的新世代體內型CAR-T技術平台(Exosome-Based In Vivo CAR-T),被視為未來免疫療法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長聖已完成前期功能驗證,預計於今年底或明年第一季向美國FDA提出Pre-IND Meeting申請。
長聖目前最受關注的核心產品CAR001,是全球首例進入臨床的mRNA工程化異體γδT細胞CAR-T療法,結合兩種免疫攻擊設計(CAR與BiTE),並加入新穎腫瘤靶點HLA-G,可針對多種實體腫瘤如大腸直腸癌、三陰性乳癌(TNBC)、肺癌與腦瘤發揮作用。該產品已獲得美國FDA與台灣TFDA核准進入第一/二期臨床試驗。
CAR001目前已進行至第四組病患的給藥階段,整體規劃共五組、收案15位病患,預計於今年底至2026年第一季完成收案。初步數據顯示安全性良好,未出現嚴重副作用如免疫風暴(CRS)或移植物抗宿主反應(GvHD),部分病灶已出現 PR(Partial Response,部分緩解)之縮小反應,顯示療法具潛在臨床活性與進一步開發價值。
長聖同步研發新世代體內型CAR-T技術平台(Exosome-Based In Vivo CAR-T)。該平台利用「外泌體」作為載體,將治療訊息直接送入病人體內的T細胞,啟動其辨識與攻擊癌細胞的能力,無需抽血、體外改造與細胞培養等繁複製造程序,讓病患的T細胞在體內即可完成「免疫編程」。這項創新技術可望實現可重複給藥、降低副作用、加速製造流程並有效降低成本,被視為未來免疫療法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目前全球包括諾華(Novartis)、賽諾菲(Sanofi)與艾伯維(AbbVie)等多家藥廠都正投入in vivo CAR-T技術開發,主要採用病毒載體與Lipid Nanoparticle(脂質奈米粒子)等載體開發。相較之下,長聖前瞻選擇外泌體作為平台,不僅具備低免疫原性與腫瘤趨向性等天然優勢,亦利於未來重複給藥與產製規模化,是目前全球極少數公開投入此領域的公司之一,技術具高度差異化與國際競爭優勢。
該平台已完成前期功能驗證,並預計於今年底或明年第一季向美國FDA提出Pre-IND Meeting申請,正式啟動國際法規溝通與臨床規劃。此外,In vivo CAR-T也佈局全球專利,涵蓋美國、歐洲、日本與台灣等關鍵市場,已通過美國、日本專利,為未來授權與國際合作奠定基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