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科技產業

雙軸轉型見成效,達運2026年新事業體看50%以上成長

2025/7/24 15:09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導光暨背光模組廠達運( 6120 )近年轉型高值化新事業逐見成效,於2025 BIO Asia–Taiwan生技展中大秀創新研發實力,其中微針技術(Microneedle)與仿生器官晶片(Organ-on-a-Chip)產品均已陸續出貨中。董事長蔡國新表示,達運旗下微一生醫、晶至生醫及顯示解決方案的遠近科技、新一智能4家新事業成長快速、潛力無窮,預期2026年整體營運至少有50%年成長,期待未來小兵立大功。

他指出,雖然目前生醫新事業營收占比仍小,但看好成長潛力,像是自行開發微針技術,是以達運在導光或背光模組領域的相關技術開發出來的,其中一些配方成分也是自行調配而成,現階段聚焦在保養類、美妝類的產品,下一階段則投入醫療、醫藥或疫苗應用領域。

仿生器官晶片透過與新創公司久浪智醫合作,目前也將產品推廣至研究單位、 藥廠、生技公司及醫學單位等。他表示,達運具備高度系統整合能力,而很多生技新創公司雖有創意概念,但無法落實到硬體製造上,因此,達運與許多合作夥伴一同打造生態鏈,以ODM模式生產供應給客戶,目前檢測晶片、檢測設備逐步放量中。

未來若有藥廠開發新藥,確保藥效前提之下,生器官晶片精確度可達90%以上,可確保新藥實際藥效之精準,因而加快藥廠新藥開發速度,未來更有可能達到客製化,真正做到精準醫療,而相關認證作業,預計今年底、最晚明年第一季可完成。至於微一生醫和晶至生醫兩家公司業務劃分,蔡國新說,以微針技術來看,技術原創自達運,由微一生醫開發出來,交由晶至生醫專業生產。

至於本業導光暨背光模組部分,他表示,下半年展望謹慎保守,預期第三季與第二季持平,第四季則還要觀察,較為擔心是終端市場需求下降,關稅的外溢效應造成終端市場的消費意願或能力下降,達運持續雙軸發展的策略,顯示領域保持穩健經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