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內財經
經濟部公布,6月工業生產指數111.48,月減6.86%、年增18.65%

【財訊快報/編輯部】經濟部今日公布,114年6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11.48,較上月減少6.86%,其中製造業下滑7.24%;經季節調整後,工業生產減幅為3.96%,製造業則減少3.62%。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工業生產仍成長18.65%,其中製造業年增20.03%;惟礦業及土石採取業、電力及燃氣供應業以及用水供應業則分別年減11.84%、6.64%及0.73%。
從季度表現來看,第2季工業生產指數為113.30,較前一季增加15.59%,其中製造業增幅為16.04%;與去年同季相比,工業生產與製造業分別大增21.44%與22.84%。累計今年上半年工業生產年增16.69%,製造業則年增17.77%。
6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12.11,年增20.03%。成長動能主要來自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與雲端資料服務等應用需求強勁,推升資訊電子產業持續擴產。不過,部分傳統產業因市場需求不振而持續減產,抵銷部分成長幅度。整體而言,製造業上半年累計年增17.77%。
在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年增22.38%,其中積體電路業受惠AI與高效能運算需求熱絡,推動12吋晶圓代工持續增產,年增22.80%;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則受惠AI與雲端需求,伺服器生產動能強勁,年增高達81.95%。
傳統產業方面,受國際經貿不確定性與海外同業低價競爭影響,部分業者採減產或檢修因應,致基本金屬業年減6.15%,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年減1.94%。汽車及零件業則因車市買氣觀望與拉貨動能趨緩,年減3.38%;但機械設備業受惠半導體先進製程積極擴產,年增6.30%。
展望未來,全球經濟仍受貿易保護主義與地緣政治風險影響,壓抑成長力道,但AI與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需求強勁,有助推動半導體先進製程與高階伺服器等供應鏈擴產,預期可支撐我國製造業穩健成長。
根據調查,製造業者對114年7月生產持審慎樂觀態度。預期生產量將較6月增加的廠商占9.1%,持平者占71.8%,減少者占19.2%;以家數計算的生產動向指數為45.0,按產值計算則為50.5,顯示7月製造業生產可望小幅回升。
相關新聞
-
2025/7/23 12:23
韓國科瑪第二家美國工廠全面投入運營,在美國構建韓妝「關稅安全區」
-
2025/7/23 12:22
TCL電子(01070.HK)2025年上半年TV全球出貨量排名穩居前二
-
2025/7/23 12:20
Agoda公佈2025上半年最多預訂的五大亞洲目的地
-
2025/7/23 06:54
「2025金沙物美嘉年華」吸引近110,000人次入場
-
2025/7/23 06:53
DXC 在 ISG Provider Lens? Snowflake Ecosystem Partners 2025 研究中獲評為領袖
-
2025/7/23 06:52
TCL電子(01070.HK)發佈中期業績盈喜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