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中華
電動重卡銷量暴增,中國柴油需求恐提前見頂、2030年估大減四成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在政府補貼與充電基礎建設快速普及帶動下,中國電動重型卡車市場呈現爆發式成長,進一步削弱柴油需求,對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的油品消費形成新挑戰。
諮詢機構SCI預估,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卡車銷量年增175%至76,100輛,占新卡車銷量約25%,其中九成以上為電動車型,多用於港口、礦山與鋼廠短途運輸。SCI分析師徐磊指出,電動重卡銷量暴增,已使該機構下調中國柴油需求預測1%至2%。
Rystad Energy副總裁葉琳表示,電動重卡需求激增令市場意外,中國石油需求見頂時間將從原先預估的2026年提前至2025年。今年中國柴油消費量料將下降1130萬噸,跌幅6.3%,與去年持平。Rystad並預測,2030年交通運輸部門柴油需求將較2024年減少40%,拖累全國柴油總消費量下滑約四分之一。
價格競爭力亦是電動重卡快速普及關鍵。雖然電動重卡購車成本最高,但在政府補貼與電力價格低廉下,使用100萬公里後總成本僅225萬元人民幣,較柴油車低約15%。中國去年7月起對新購電動卡車提供最高95000元補貼,進一步刺激市場需求。
充電基礎建設也持續擴充,充電樁供應商特來電今年3月啟用山西至山東800公里充電走廊,便利煤炭與重工業運輸幹線。河北一名38歲貨車司機李帥表示,過去半年充電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現在甚至可以開著空車從北京跑到雲南接貨,都不用擔心。」
中國第二大電動重卡廠商三一重工表示,企業用戶更重視營運成本與投資回收率,電動重卡相比乘用車市場具更高滲透率潛力。三一重工國際市場副總裁岳兆庭指出,「預計未來兩到三年,電動重卡將占新車銷量70%至80%。」
分析人士認為,電動重卡普及不僅壓縮柴油需求,也將重塑全球石油市場結構,加速中國能源轉型步伐,未來仍需觀察充電時間、電池續航與遠程物流應用的技術突破進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