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 >法人報告
中信投信稱,新興亞股上周呈淨流入,台股吸金逾27億美元居冠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為亞洲率先完成貿易談判的國家,吸引全球目光,也讓貿易不確定性進一步獲得緩解。中國信託投信表示,上周新興亞洲整體呈現淨流入,其中,台股為外資買超力道最大的市場,為27.6億美元居冠,也是連續第二周買超。菲律賓、越南則呈現小幅買超,分別為0.5億美元、0.2億美元。南韓遭拋售3.4億美元較多,印尼、印度、泰國也呈現小幅淨流出。
指數表現部分,中國信託投信指出,上周亞股市場漲跌互見,泰國收漲3.5%位居第一,越南漲幅1.1%居次,台股則是資金流向與漲跌方向未同步,小跌0.1%。而印度、印尼、菲律賓、南韓,也都小跌0.7%至0.1%不等,整體來說漲跌波動略小。
中國信託投信表示,洞察整體資金流向情況,亞股市場趨於平穩,上周美國公布6月非農就業報告,市場反應熱烈,數據優於預期,顯示勞動市場仍具韌性,進一步激勵美股持續創高。唯短線上須留意美國可能於8月1日祭出新關稅措施所產生的效應。
針對美、越達成貿易協議,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越南輸美商品適用20%關稅,轉運貨物則課以40%關稅,此前研究機構預估普遍預估關稅落在20至25%區間,最終稅率也落在區間低緣。另外,20%的稅率略低於當前中國商品輸美關稅的30%,顯示越南保全了一定程度的相對關稅優勢,對於外資進駐投資仍具競爭力,越南的供應鏈轉移題材有望持續。
至於轉運商品適用40%之關稅,反映美方對於越南洗產品即協助中國商品轉運,仍有不小的疑慮,不過根據機構調查,越南對美國出口中,屬於「貿易轉向」之比例最多落在16%,因此預料僅有少部分商品適用40%關稅。
張晨瑋指出,本地券商預估,在20%對等關稅情境下,越股企業今年獲利成長仍有望維持雙位數,特定權值板塊如金融、地產相對更具優勢。此外,隨著關稅方案確定,越南政府有機會針對特定產業提供支援,例如稅務減免、租金補貼等。據本地券商估計,從總體經濟的角度,20%對等關稅對越南今年GDP之負面影響應不到1%。如今越南官方大力扶持經濟,以及企業獲利成長樂觀,投資人能持續布局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掌握長線成長契機。
美股方面,中國信託美國聚焦成長基金經理人唐祖蔭表示,美國近期通過「大而美法案」,欲提高在美建置產能的半導體業者稅收抵免比重至35%,對資訊科技、半導體產業有一定激勵,在AI主題的持續拉動下,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指數也持續再創新高。不過,短線上市場開始聚焦關稅政策的變化,預料盤面會維持高檔震盪。針對後市看法,唐祖蔭表示,美股第一季財報顯示AI長期動能維持強勁,且AI進入商轉運用的規劃愈來愈具體,市場若回檔修正都可視為長線合理的進場點位。
相關新聞
-
2025/7/7 15:58
摩根大通預期,2028年穩定幣市場規模或僅成長至5千億美元
-
2025/7/7 15:13
高盛預測,OPEC+ 9月將進一步增產,石油生產配額提高55萬桶/日
-
2025/7/7 11:27
渣打估,金管局或於下半年回收流動性,維持港幣匯價7.85附近
-
2025/7/7 11:13
匯豐投信稱,印度央行降息、外資回流,印度股市可望再添柴火
-
2025/7/7 10:14
小摩下修穩定幣前景,估2028年總市值僅達5000億美元
-
2025/7/7 08:41
百度Robotaxi迎GPT時刻,小摩估,企業估值或逼近800億美元
-
2025/7/7 08:09
法巴銀行稱,Rivian與Lucid將受惠「大而美法案」電動車競爭減少
-
2025/7/7 08:04
寧德時代5月全球電池市占達38%,美銀維持「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