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印度砸500億盧比推稀土自給計畫,力求供應鏈去中化

2025/7/2 11:23

【財訊快報/陳孟朔】《印度時報》報導,為減少對中國依賴,全球稀土儲量排名第三的印度將投入350億至500億盧比,啟動本土稀土增產計畫,目標強化關鍵礦產供應鏈「去風險」能力,實現自給自足。

印度政府於5月發布的經濟報告指出,中國對稀土出口的限制已引發供應中斷風險,促使印度加快布局。雖然印度擁有全球前列的稀土儲量,主要分布於東部與南部海灘地區,但路透指出,其國內產業鏈並不完善。多年來,印度國營企業開採的稀土多用於國防與核能,大部分其他用途仍依賴中國進口。

中國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錢峰分析,莫迪政府正對內推動私營部門參與稀土開採,對外則與非洲、拉美多國簽訂礦產協議,並在美國主導的「礦產安全夥伴關係」框架下,與日本、澳洲、加拿大深化在精煉與回收領域的合作,意圖打破中國在全球稀土供應鏈的主導地位,提升印度在國際價值鏈的影響力。

不過,印度稀土戰略面臨三大瓶頸:

技術短板:缺乏先進分離與精煉技術,產品質量不穩,難滿足國內高科技產業需求。

資源品位與成本問題:儘管探明儲量達690萬噸,但品位普遍較低,提取過程複雜,且受限於環保要求,生產成本高,缺乏國際競爭力。

產業鏈與基礎設施不足:從開採到終端應用缺乏完整鏈條,技術人才短缺,電力供應不穩,均限制規模化生產。

分析師認為,印度若欲實現稀土自給目標,需解決技術與產業鏈痛點,否則短期內對中國的依賴將難以根本改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