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 法人報告

富邦銀點名2025五大投資趨勢,聚焦歐日市場與AI、半導體、黃金

2025/7/1 11:20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富邦金控( 2881 )旗下台北富邦銀行資深副總經理吳傳文今(1)日於「2025富邦財經趨勢論壇年中場」中表示,投資人可將目光轉至歐洲及日本兩大市場,而持續引領科技浪潮的AI代理人、半導體相關產業值得深化布局,同時,隨著地緣政治摩擦加劇,黃金成為投資人資產配置不可或缺的一員。

2025年上半年,隨著川普政府連番調整關稅政策,推動美國製造,重塑全球貿易秩序。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政策轉變影響全球經貿走向,同時,潛在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令國際預測機構大幅下修2025年世界主要經濟體的成長表現。在此情境下,可將投資目光由美國市場轉往歐洲及日本兩大市場。歐洲重啟財政擴張,發展國防工業,搭配寬鬆貨幣政策,股市估值有望調高;日本則因薪資通膨迎來正向循環,政府推動多項政策,民眾投資風氣顯著提升,外來資本亦持續攀高。

在產業選擇上,AI代理人接棒科技趨勢聖火,引領各產業邁向創新,AI互動時代指日可待,新商機無可限量;而身為改變世界的關鍵-半導體,因AI的高速發展,驅動對半導體的需求,企業持續追求算力、低耗、高傳輸技術突破,投資不可或缺。最後,在全球政經情勢緊張下,具保值力的黃金,協助穩定整體資產配置的波動。

歐債危機及疫情過後,歐洲整體市場財政刺激仍明顯不足,然而德國於3月份正式通過修憲草案,放寬國家舉債限制,象徵德國財政政策將由保守轉為擴張。未來德國聯邦政府可在國防、民防、情報、資安等領域,以超出GDP 1%的支出額度進行舉債,2025年預估舉債空間將超過440億歐元。同時,德國議會通過5,000億歐元的預算外基金,用於未來12年國家的基礎建設及氣候保護。此外,歐盟提出「歐洲再武裝計畫」,預計將透過「6,500億歐元國家預算+1,500億歐元軍事貸款」動員最高8,000億歐元的軍費投資。2024年歐盟各國國防預算僅佔全體GDP的2%,高盛預估,若可將歐盟平均國防預算拉高至2.5-3%,歐盟每年國防支出將達到850億-1,750億歐元,帶動國防與航太產業高度增長。

吳傳文表示,2025年歐股受到ECB降息、股市低估值、俄烏戰爭可能結束、戰後重建與德國擴大財政刺激等多項題材帶動,使市場資金開始顯著流入。然而,在經歷川普祭出對等關稅導致股市出現修正後,全球基金經理人依舊超配歐股,顯示市場對歐洲抱持信心。觀察歷史數據,過去30年間,歐股4季度平均表現為1.4%、1.2%、-1%及4.8%,以第四季漲幅最為強勁。預計今年下半年仍然看好,投資人可留意跌深消費、基建與軍工題材相關類股,逢低布局超跌產業、進行長線配置。

日本的總體經濟趨勢既有增長動力,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由數據上來看,日本擺脫通縮,核心CPI連續三年維持2%以上,今年春鬥結果更是創34年以來新高,顯示日本進入薪資通膨正向循環。同時,日本2024年NISA帳戶(少額投資免稅制度)約達2,560萬個,年成長21%,尤以20歲以下年輕人最多,隨著NISA 2024年放大投資限額,家戶持有有價證券占總儲蓄比重顯著上升,有效提升日本家庭投資的風險承受意願。與此同時,日本政府也致力於擴大支援AI及半導體產業,2024~2030年將對半導體和AI領域投入10兆日圓,並號召公私部門在未來10年投資50兆日圓。2024年日本AI市場投資額年增41.6%至1.76兆日圓,史上首度衝破1兆日圓大關,IDC預估AI市場規模至2028年將達2.89兆,CAGR 達30.6%,其中,2024年生成式AI市場規模預估至2028年將飆升690%。

吳傳文指出,日本跨國企業在全球涵蓋汽車、銀行、能源、化工、電子等領域,大量持有海外資產,部份早期持有的資產有重估的機會。巴菲特自2020年開始買入五大商社,今年持續增持,並且五大商社同意放寬10%持股限制。同時企業治理改革奏效,日企持續提升股東權益報酬並改善股價淨值比,東證指數低於1倍企業家數比重由2022年54%降至今年的48%。目前日股評價仍大幅低於其他主要國家,具投資吸引力。建議投資人可聚焦日本製藥、零售、銀行等內需產業。

近年AI快速發展,目前已由AI代理人接棒引領科技浪潮!AI代理人是能「自己做事」的數位助手,不僅「能對話」,更能根據情況主動規畫、執行、調整並回報任務,實現真正的「放手交辦」與個人服務。應用場景包含24小時客服、精準行銷、個人助理等等。由於世界人口呈現負增長趨勢,未來推動人類與AI代理人協作以提高工作效率,成為目前最佳解決方案,因此科技巨頭紛紛積極投入AI代理人發展,2025年被視為AI代理人進入主流市場的關鍵年。

市調機構預測,AI代理人的市場將持續成長,由2024年的51億,到2030年將成長至471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44.8%。且未來3年內,82%公司將導入AI代理人,未來10年內,每個美國人將持有數十個AI代理人。「AI 代理時代」的突飛猛進,將持續推動AI應用的商業化進程,而AI代理人所具備的複雜模擬及搜尋推理能力,將大幅提升推理計算需求,預計到了2026年,AI推理計算需求將占整體計算需求的70%以上。

吳傳文表示,隨著AI代理人的發展,AI與AI互動更將發展成多代理經濟,企業的AI代理預計將朝三大方向發展,包含雇用更多AI代理人、建立AI客服介面,以及準備好API讓企業的代理人與客戶的代理人順利對接。這些都將衍生出多元商機,包含對雲端運算、區塊鏈、金融科技以及企業人工智能等的擴增,相關軟體平台龍頭企業將受惠。

2023年以來,半導體持續進行庫存去化,然而2024下半年平均存貨週轉天數下滑速度一度出現停滯,反應經濟放緩的隱憂。所幸,2025年第一季受到提前拉貨以及AI需求持續上升,推動全球半導體庫存改善。同時,隨著DeepSeek問世,全球AI將更著重在成本效益,科技巨頭將從過去集中資源在發展模型訓練,轉向模型推論,未來AI因此需要更多計算力來執行更長的推理過程。以過去經驗值來看,一個科技技術的發展週期為10~15年,自2023年崛起後,AI發展仍處於初步階段。巨量的需求,讓各機構紛紛上調上調資料中心、伺服器預估數字。根據市場平均預估,費城半導體指數2025、2026年EPS將分別成長26.9%、24.3%,高於S&P500的11%、12.2%。同時,相較去年12月的估計,650集團今年3月再次上修全球AI伺服器將以每年31%的速度成長至2028年的3,345億美元。

吳傳文表示,為了提高資料運算、傳輸速度,科技大廠持續精進半導體製程,以光訊取代電訊的矽光子(CPO)技術結合是目前業界主要發展方向(尚未商業化),研調機構預計未來4年CPO規模將以每年47%的速度大幅成長。目前增速高點時間落在2024年10月,按此推算,半導體銷售增速低點應落在2026年第二季附近。在股價平均領先銷售額落底7個月下,今年下半年將是投資人佈局的良機。

隨著全球政經動盪,地緣政治情勢緊張,黃金價格續創高,投資、科技用金增長。過去黃金每盎司要達到500美元的漲幅平均需要約1,700天,但近期從2,500美元/盎司上漲至3,000美元/盎司僅用了210天!2024年投資和科技用金的需求成長25%和7%,反映出黃金ETF持倉量和AI應用的增長,資料也顯示第四季各國央行黃金需求年增54%,全球央行已連續三年每年囤積黃金超過1,000噸。隨著川普政策帶來不確定性,具保值特性的黃金成為投資首選。同時,市場預期年底前有降息空間,加上股市動盪、避險需求強烈,進一步推升黃金價格。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統計,長期來看,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下降50個基點,通常對應金價上漲2.5%。

吳傳文指出,全球央行儲備中,黃金佔比平均達20%,其中,新興市場央行多數低於10%,預期仍有很大增加黃金配置空間。而中國保險公司新獲批准黃金配置,金價跌時有望產生短期支撐。另外,2024年下半至2025年初,黃金ETF資金流入量接近2020年以來最長持續期,單季流入量與歷史高峰相當。且2025年第一季,黃金ETF持倉水位大增226.5噸至3445.3噸、創2023/5以來新高。以目前經濟情勢下,黃金兼具保值與避險的功能,建議投資人酌量配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