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習近平強硬姿態奏效,北京對美的核心訴求幾乎全數到手

2025/5/13 07:44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選擇以「奉陪到底」和「中國不跪!」的強硬態度對抗川普,從目前美中財長第一輪會談結果來看,這個的策略的確奏效,幾乎達到最佳效果。

歷經在瑞士日內瓦的兩天高階談判,當中國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被記者問到,什麼時候會公布協議,他微笑用一句老話回應,「就像我們中國常說的,如果菜好吃,時機並不重要。」

這道「菜」終於在5月12日端上桌,對中國來說,出乎意料地美味:

中美高層在瑞士日內瓦結束經貿會談後,在關稅問題上迎來突破性進展,雙方週一聯合發表《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宣布把34%的初始對等關稅,當中24%自週三(14日)起暫緩90日執行,即對等關稅暫時降至10%;同時取消91%報復性關稅。換言之,雙方同步下調稅率115個百分點,連同芬太尼問題的20%關稅,美對華貨品整體關稅由145%降至30%,遠較預期有更大進展;而中國對美關稅則由125%,降至10%。未來90天內,中國將與其他許多國家一樣面臨10%的「對等關稅」。這項協議最終幾乎滿足北京政府的全部訴求。

與此同時,中國電動車、鋼鐵和鋁等產品,仍將受到過去幾年陸續加徵的額外關稅限制。

經濟研究經濟學家柯任(Maeva Cousin)說,「根據我們的估算,這項週末達成的協議大幅降低美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衝擊,從先前超過100個百分點降至約28個百分點。相比之下,美國對其他國家進口商品的平均關稅衝擊約為8個百分點。就算現在對中國關稅降,美國對中國商品的平均關稅還是接近四成,算是很高的水準。」

中國也承諾撤銷自4月2日以來對美國實施的非關稅反制措施,儘管部份措施如何撤回仍有待觀察。如協議措辭暗示,稀土出口管制清單、美國化工大廠杜邦在中國的反壟斷調查可望移除或終止。

不過,聲明僅提到會撤銷4月2日之後實施的反制措施,因此3月被列入黑名單的十多家美企,以及2月對Google發起的反壟斷調查,可能不在撤銷範圍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