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歐洲仰賴軍火工業救經濟

2025/5/2 10:57

【財訊快報/蘇彬貴】今年的1月20日,川普(Donald Trump)總統重返白宮後,許多的政策都與前一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大相逕庭;其中一個對歐洲地區安危影響深遠的,即是他不再願意讓美國政府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縮寫NATO),繼續扛著國防軍備的沉重負擔。

因此,未來歐洲的安危,就只能全靠自己了;不過,經濟專家卻相信,「窮則變、變則通」,其實如果積極地將國防軍事工業,發展成當地的「火車頭產業」,反而可以帶動當地長期低迷不振的經濟。



順水推舟

去年歐元區的GDP成長率為0.8%(美國則為2.8%);其中,身為最大經濟體的德國,反而出現了0.2%的衰退幅度。此外,該年德國的通貨膨長率則高達2.5%,因此陷入了所謂「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的窘態。而今年的2月份,當地的消費者物價較去年的同期,依然上升了2.6%的水準。

研究指出,國防軍事工業的投入與支出,長期來講,將有助於提升一國經濟的效率(efficiency);此外,也可以激勵民間企業的創新(innvovation)能力。至於能夠帶來就業機會,就不在話下了。

過去在美國的保護傘之下,歐洲在國防軍事工業上的投入,的確相當有限。根據前歐洲中央銀行(ECB)的總裁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在去年指出,美國在軍事方面的研究發展(R&D)上所投入與支出的規模,乃是歐洲的達近12倍;就此來看,歐洲在軍事方面的投資,顯然仍有很大的潛力與成長空間。

德拉吉是來自義大利的一位銀行家及經濟學家;除了歐洲央行總裁外,他也曾擔任義大利總理一職。



當務之急

而根據英國第二大銀行巴克萊(Barclays)的推算,一旦歐元區(euro zone)在這個方面占據GDP(國內生產毛額),也要達到美國的水準,那未來該區在國防軍事工業研發上的投入與支出,將必須由目前的水準,擴大達350%至%420%之間的幅度。

另外,根據來自英國的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的經濟學者Ethan Ilzetzki的估計,歐洲地區軍事支出占GDP的比重,如果由2%提升至3.5%的話,將可以帶動並提高該區的經濟產出(economic output)0.9%,使之為1.5%的水準。

正當川普所發動的這一場全球性貿易戰方興未艾之際,要如何保住經濟的成長?的確是當前各國政府的當務之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