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利率環境 機會與風險並存  歐美公債殖利率走高 中國地產風暴浮現
  •   
      
作者:魏聖峰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261期      出刊區間:112/08/18~112/08/24

聯準會沒把不升息說死,歐洲和英國央行持續升息。高利率環境下碰到中國房地產風暴來襲,中國大型信託公司出現違約,高殖利率債券將承受最大壓力。


正當各國央行升息抗通膨之際,國際油價近七周大漲超過二二%,國際油價上漲帶動部分服務業價格跟著上漲,七月美國CPI、PPI指數年增率均反彈,暗示未來物價仍有上漲的風險,聯準會的升息循環沒辦法結束,維持美債殖利率在高檔。高殖利率風險、中國房地產泡沫化風險升溫、美國商用不動產放款對體質不佳的銀行業帶來壓力,都讓未來美股充滿變數。

美國這波CPI年增率從去年六月最高的九.一%後,在聯準會鷹派升息控制下,通膨風險的確受到控制,這段期間雖然金融市場很難熬,但總算度過最痛苦的時期。去年高點後每個月逐月下降,到今年五月已降到三%。原本市場投資人期待CPI年增率可望持續下降。不過,聯準會似乎先嗅到風險,在六月的FOMC會議中強調不放棄再升息的論調,先替市場打預防針。金融市場似乎也收到聯準會發出的訊號,經濟分析師預期七月美國CPI年增率會成長到三.三%,最後的數據則是三.二%。雖然CPI年增率數據仍比市場先前預期略低,卻是這波CPI年增率創新高下跌後的首次反彈,代表通膨無法一時間馬上散去。



美國物價反彈



七月PPI指數年增率也沒有繼續下降,和六月數據一樣維持二.四%,這項數據比市場預期二.三%略高。七月PPI指數年增率沒有進一步下降,主要是由於部分服務成本上揚所致。這些服務成本包括資產組合管理、門診護理和乘客運輸等成本上揚所帶動。根據勞工部公布的數據,PPI組成項目中,出口服務年增率一%、政府服務成本成長○.九%最高,而來自民間資本投資的成本也成長○.八%,食物成本則成長○.五%。

七月美國物價上揚,國際油價的反彈表現很可能是主因。上半年全球經濟成長力道下滑,各國對原油需求一度下降。俄烏戰爭效應和美國、英國推波助瀾下,歐盟各國對俄羅斯的原油需求下滑,轉為向美、英兩國和中東購買石油。國際油價曾經在五月底跌到每桶六三.六四美元的低點,反映全球經濟成長疲弱,尤其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年初疫情解封後並未出現報復性消費潮,中國的CPI、PPI指數年增率持續下降,經濟面臨通貨緊縮風險,連帶影響對原油需求下降。中國原油的另一個來源是俄羅斯,如同上述俄烏戰爭爆發後,歐盟減少對俄羅斯能源需求,但俄羅斯仍需要賣油、賣天然氣賺取外匯,中國趁機向俄羅斯購買廉價的能源,因此降低從中東地區原油需求,一度造成國際油價下跌。



油價反彈成變數



OPEC+產油國為了挽救低迷的原油價格,在六月初產油國會議中,沙國自願從七月開始減產,維持油價的穩定。其實,OPEC+從去年十月就啟動減產協議,至今每日減產數量已達將近四六○萬桶。即便如此,在電動車需求當道、經濟前景不佳下,國際油價當時依然下跌,直到五、六月間才止跌反彈。六月的產油國會議沙國自動減產下,使得沙國七月原油日產量從五月的每日一千萬桶降為九○○萬桶,是這幾年來最大減幅。沙國在OPEC+有主導能力,即使減少會減少沙國的外匯收益,該國拋出減產消息後果然讓國際油價止跌反彈。至八月中旬為止,國際油價已連漲七周,累積漲幅過二二%,創下去年年中以來最大的反彈幅度。

雖然世界各國開始朝向淨零排碳發展,綠色能源來源對整個能源供應比重仍不高,雖然天然氣發電屬於火力發電的一環,若和燃煤發電相比,天然氣發電的碳排放量會比燃煤發電減少一五%的碳排放量。歐美各國在二○五○年以前仰賴天然氣發電需求仍高,而天然氣開採是原油探採的副產品,產油國除了原油開採外,天然氣出口也是他們重要的外匯收益來源。

當歐美各國央行持續升息打通膨之際,西德州原油每桶漲到八二∼八四美元,是去年十一月以來新高,影響歐美各國央行打通膨的效果,因為油價上漲馬上會反應到運輸成本,而運輸成本漲價會帶動食品、電力的漲價。西歐各國的能源成本又比美國高,主要是因為西歐各國的能源稅率較高,油價上漲對西歐各國的物價帶來更大的壓力,這會讓歐洲央行、英國央行更不可能不升息。對歐美各國央行而言,在他們努力想要控制通膨過程中,油價上漲讓他們打擊通膨的效果會扣分,或許這就是鮑威爾認為聯準會還沒有戰勝通膨的原因。他們更擔心假如國際油價持續反彈到每桶九○美元以上,對整個經濟帶來的風險可能是通膨捲土重來,因此緊盯油價是聯準會短期重要任務。

目前聯準會的指標利率已調高到五.二五∼五.五%,創二二年來最高利率水準。歐洲央行的存款利率調高到三.七五%,邊際借貸利率調高到四.二五%,創○八年九月金融海嘯以來最高利率水準。英國央行的指標利率也上調到五.二五%,創○八年三月中旬以來最高利率水準。高利率環境下,對資產體質較差的銀行業以及企業帶來明顯的經營壓力。各國政府還面臨高債務壓力,且對外發行國債的需求增加。以美國財政部為例,而光是八到十月的本季度內將發行約一兆美元債券。這次美國財政部對發行七年期以上的長天期國債需求較大,造成長天期的三○年期公債殖利率攀升到四.二九%的去年十一月以來新高。十年期美債殖利率也回到去年十一月四.二%的高點震盪。



歐美利率全面走高



當前公債市場面臨升息和政府發債需求大增,市場殖利率根本下不來。惠譽信評調降美國政府信評到AA+等級,接著穆迪信評宣布調降美國區域性銀行信評,因為區域性銀行資產體質不若大型銀行好,且區域性銀行持有的商用不動產部位都不低。現在美國經濟不景氣,原本年初金融市場預期景氣會從下半年起好轉,隨著企業陸續公布的第二季財報與財測來看,這波景氣最快到第四季才會逐漸好轉。目前看起來,科技業中以AI的景氣最明確,車用半導體、雲端運算的景氣也還不錯。製造業中,航空業的景氣穩定復甦,波音、空中巴士等商用飛機製造業未來景氣可望持續復甦。



高利率環境下的風險



高利率環境已經對體質不佳的企業造成影響,甚至造成企業倒閉潮。根據數據統計商Epiq Bankruptcy的統計,今年上半年美國商業破產聲請案件已達二九七三件,比去年同期增加六八%。美國貨運大廠的Yellow,七月底突然宣布聲請破產,Yellow在營運高峰時的年營收一度達到九五億美元,還曾經被〈財富雜誌〉連續三年評選為運輸業排名第一的企業。美國大型居家用品零售商的Bed Bath & Beyond,旗下曾經擁有上千個據點門市,一度名列世界前五百大企業,也挺不過今年的高利率壓力,在四月間申請破產保護。還有共享辦公室的WeWork,曾經受惠後疫情遠距工作,卻因為近一年多全球不景氣陷入債務危機,因為現金流不構,在八月初發出破產警告。

中國房地產泡沫化壓力越來越大,並影響到中國金融情況的穩定。中國民營房地產龍頭碧桂園爆出上半年恐虧損超過兩千億人民幣,造成碧桂園在港股掛牌的股價跌破一港元,成為俗稱的「仙股」(Penny Stock,仙為cents)。中國大型信託公司的中融國際信託公司的客戶傳出到期的信託理財商品到期沒有兌現。中國的信託業結合商業和投資銀行、私募股權和財富管理等特色,把從客戶的信託資金提供房地產、股票、債券、大宗商品、甚至是高粱酒的投資。當中國經濟面臨房地產風暴來臨時,可能就會出現資金緊俏的不安定現象。中國很多企業在美國金融市場發行高收益債券,來自中國經濟惡化,也會給美國高收益債券帶來新的壓力,這股風暴未來會如何發展,考驗全球金融市場的信心。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